2016年考研发展心理学重点讲解: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
A: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B: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本我(Id)――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至善原则
性本能(泛性论)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以动欲区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动欲区,它是发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刺激和快感的最大的源泉。
C: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动欲区是嘴。
2、肛门期(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阶段儿童接受排便训练。
3、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岁):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
4、潜伏期(6―11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如学习、体育和同辈团体的活动),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5、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的、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
(二)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观的评价:
1. 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
2. 人格的三个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
3. 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4. 弗的资料主要来自他本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三)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1. 婴儿期 基本的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2岁)
如果养育者能以慈爱的和贯常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否则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不信任,则危机得到解决,形成希望的品质(merit);反之,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则导致恐惧和绝望。
2. 儿童早期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2―4岁)
儿童形成各种技能(走、爬、推、拉和交谈),儿童将这些能力用之于各种物体,也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
如果父母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精心控制儿童的行为而又不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如果自主性>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就形成自我疑虑。
3. 学前期 主动对内疚(4―7岁)
儿童更多地进行各种运动,更精确地使用语言,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些技能使儿童能够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儿童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形成健康的独创性意识,形成主动性;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并由于缺乏自主性而容易产生内疚感。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超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
4. 学龄期 勤奋对自卑(7―12岁)
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学校特别重要,社交技能的习得特别重要。
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即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作准备。
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
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
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而忽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
如果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儿童就会形成能力这一品质。
5. 青年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的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了,就获得了同一性(identity),就长大成人了。
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这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
(四)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Erikson, 1959,p.118)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
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identity confusion)或形成消极同一性。
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消极同一性: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
6. 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18―25岁):
只有建立了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地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爱就是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
没有同一性的人,就会担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这种人就会离群索居中,不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
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亲密感超过孤独感,就会形成爱情的品质。
7. 成年中期 繁殖对停滞(25―50岁)
如果个体形成了积极同一性,并且过上了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进行交往,或生产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财富。“繁殖”包含有“生产”与“创造”的含义,体验关怀的实现。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就会产生停滞感。
8. 老年期 自我完善对失望(50岁―死亡)
如果个体顺利地度过了前面七个阶段,回顾一生,感到自己的一生丰富而充实,富有创造性,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自我完整感),因而不会惧怕死亡。
反之,个体就会惧怕死亡,因为感到自己一生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目标,因而产生绝望感。
如果个体获得自我完整超过绝望,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失望和无意义感。
(五)八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1. 这八个发展阶段的次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逾越,次序也不能颠倒。
2. 每一个阶段就有其必须解决的危机,危机解决得好,就会形成增强自我力量的积极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削弱自我力量的消极的品质。
3. 前面阶段发展的好坏会影响到后面阶段发展。
(六)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的区别:
1.弗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 艾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
2.弗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而艾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3.弗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4.弗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二、其他人的核心观点
(一)华生(J. B. Watson)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 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 在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基础上的条件反射
(二)斯金纳(B. B. Skinner)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
(三)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自我增强,主动学习观察与模仿
(四)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强调工具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明确提出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 最近发展区思想:
3.. 提出内化学说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同化,另一是顺应。
2.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图式最先来源于先天遗传。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4.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映外界刺激,直辖市直辖市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行逻辑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代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其智力。活动达到抽象思维阶段。
猜你喜欢
-
- 03-092012考研专业指导:暑期历史学全面复习
- 03-092018考研MPACC难度或下降五类院校分数线或上涨
- 03-092012考研专业指导:翻译硕士
- 03-08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汇总
- 03-09考研发展心理学重点必备:学习的作用
- 03-09西安邮电大学2016考研811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 03-092012考研专业指导:就业之农学
- 03-092016考研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埃及经济
- 03-092016管理学考研专业辅导:权变理论
- 03-092014年考研专业辅导元明清文学:《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