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综考研冲刺必看问答(8)
心肌发生一次兴奋后为什么又有不应期的存在?它有何意义?
[解析]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机械反应的舒张期开始之后,这样只有到舒张早期之后,兴奋性变化进入相对不应期,才有可能在受到强刺激作用时发生兴奋和收缩。从收缩开始到舒张早期之间,心肌细胞不会产生第二个兴奋和收缩。这个特点使得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做收缩和舒张相交替的活动,从而使心脏有血液回心充盈的时期,这样才能实现其泵血功能。
试述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
[解析]
心室肌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静息电位约-90毫伏。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基本上和神经纤维相同,主要是由于安静时细胞内高浓度的K+向膜外扩散而造成。
其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相比较有很大差别,表现为复极化过程有明显特征。通常将全过程分为0、1、2、3、4期。(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化过程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0期),其形成机制亦与神经纤维相同。此期电位变化幅度约120mV,持续时间1~2ms。(2)复极化过程:该过程形成动作电位下降支,分为四期。1期(快速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去极达顶峰后立即开始复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0mV左右,形成1期,占时约10ms。K+外流是1期快速复极的主要原因。2期(缓慢复极期):此期复极非常缓慢,膜内电位下降速度极慢,停滞在0mV左右,形成平台状,故2期又称平台期,历时约100~150ms。该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区别于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主要特征,也是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原因。形成的机制是本期内有Ca2+内流和K+外流同时存在,缓慢持久的Ca2+内流抵消了K+外流,致使膜电位保持在0mV附近。3期(快速复极末期):此期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静息电位水平(-90mV),形成3期,以完成复极化过程,历时约100~150ms。K+快速外流是3期快速复极的原因。4期(静息期):此期膜电位虽已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膜内Na+、Ca2+增多,膜外K+增多,致使膜内外的这几种离子浓度有所改变。本期内,细胞膜离子泵积极地进行着逆浓度梯度转运,把Na+和Ca2+排到细胞外,同时将K+摄回细胞内,以恢复细胞内外离子的正常浓度,保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兴奋能力。
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长到心肌机械收缩的舒张开始以后。也就是说,在整个心脏收缩期内,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产生扩布性兴奋。心肌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心肌在自律性兴奋来临时,不能产生象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从而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样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才可能进行。
猜你喜欢
-
- 03-092016年考研英语精选完型填空基础练习及答案:Globalization
- 03-092016年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及答案四
- 03-082019考研政治史纲模拟题及答案之洋务运动
- 03-092016年考研普通心理学简答题及答案:人的心理
- 03-09考研英语:经典长难句训练与解析(13)
- 03-09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4)
- 03-09西医综合考研冲刺必看问答(3)
- 03-092017年考研英语语法专项练习九
- 03-092012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模拟题(17)
- 03-09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章节强化试题训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