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政治理论卷(5)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04年印度洋沿岸各国海啸是“灾难全球化”的突出表现,进一步证明了全球化进程的
A消极性B矛盾性C片面性D破坏性
2.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
A.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的、可变动的
B.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变的
C.时间、空间的存在依赖于人的存在
D.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限的
4“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劳动和土地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
5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6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毛泽东确定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7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文章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改造我们的学习》D《<共产党人>发刊词》
8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在
A建国初期写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前后
B建国前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C写作《正处》期间
D写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再论无产阶级专政》期间
9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内最早提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是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邓小平
10中共十六大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A发展是硬道理B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科学发展观
11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A商品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
B生产力落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C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由
A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B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C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132004年2月,荣获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袁隆平B周光召、袁隆平
C王选、周光召 D刘东生、王永志
142004年集体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地区组织是
A欧盟B东盟C拉美南方共同市场D上海合作组织
15200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在参加于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在台湾问题上取得的一项重大共识是
A台湾不是独立国家B减少向台湾出售武器
C中美共同遏制“台独”D美国不支持台湾加入WTO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
A.感性地存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D.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的抽象
1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A剥削与反剥削B控制与反控制
C封锁与反封锁D压迫与反压迫
18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
A维护公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C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
D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19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有
A资产出资人制度B企业法人制度
C经济核算制度 D有限责任制度
20根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B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
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D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21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发生合作关系的一种
A带有很大社会主义性的B新型社会主义
C混合经济D新型资本主义经济
22毛泽东思想萌芽产生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壮大并且在五四运动中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2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两大标志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C《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党的建设的思想
242003年胡锦涛“七一”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是指它
A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B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根据实际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C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D为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25在新时期两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的两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C“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D1992年南方谈话
26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作的完整表述是
A实事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7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是
A首次对思想路线进行了准确完整的表述
B创造性地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正式把实事求是规定为党的思想路线
28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的共产党执政规律主要包括
A执政理念、执政基础 B执政体制、执政方式
C执政资源、执政环境 D执政方略
292004年6月17日胡锦涛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扩大和深化成员国合作的重点是
A继续加强安全合作B大力推进经济合作
C深入开展人文合作D大力开展军事合作
302004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政府的反恐主张主要有
A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能搞双重标准
B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团结各国共同开展反恐斗争
C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和宗教联系等同起来
D必须综合治理,努力解决地区冲突、贫困等问题,努力清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3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3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3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5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36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分析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新阶层,并且说明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7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根据材料分析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材料略)
选做题Ⅱ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
1B、 2C、3A、4D、5C、6D、7D、8D、9C、10B、11D、12A、13D、14B、15C
二、选择题Ⅱ
16CD、17AB、18ABCD、19ABD、20ABCD、21AD、22ABCD、23BC、24ABCD、25AD、26ABCD、27ABCD、28ABCD、29ABC、30ABCD
三、辨析题
31「答案要点」
(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历史上的任何东西,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又会丧失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从而转化为其他的事物。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所以,恩格斯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就是过程论的思想。一方面可持续强调人类实践进程的永恒发展,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人类永恒发展的环境和基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既考虑人类现在存在发展的条件和依据,又考虑人类未来存在发展的条件和依据,按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把人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反对“前人吃了后人的粮”。
32「答案要点」
(1)所谓三权分立是由政府、议会、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同时又相互均衡和相互制约。
(2)这种制度是在资本私有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不同的资本集团决定的。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3)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全国人民利益的完全一致性,决定了我国完全可以由全国人大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
(4)三权分立使国家的力量相互冲突、相互抵消,行政权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我国人大制度是立法权居于首位,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办大事,如果政策正确,具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大的优越性。
33「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及其所代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上层建筑,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和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为主体的新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手段和制度保障;工业化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
(3)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主张保护、发展民族工商业,即使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消灭资本主义,也是站在工业化的立场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化,从来没有站在小生产的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所以与民粹主义站在小生产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四、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相对于西方模式、美国模式的世界多样性发展的证明,深化了对历史发展道路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的认识。一方面是对人类历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认识,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走的道路都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对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多样化发展的证明,全球化以世界多样化发展为基础,多样化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本质和基础,既要反对西方霸权主义用西方价值观改造世界,建立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又要防止以民族国家为局限,游离于全球化以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由于中国人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立场,独立自主地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深化了对历史规律客观性和主体选择性辩证关系的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规律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人类都是在既定物质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前提下进行活动的,不可能对既定的前提条件进行选择,也不可能完全背离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所包含着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社会发展的客观决定性提供给主体的并不是惟一的现实可能性,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主体选择性往往具有多个可能性、多个趋势、多个分力作用所提供的选择空间,其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成为现实,决定于历史主体的选择。
第三,第一种可能性选择的成功,又会创造新的可能性的路径或模式,人们对具体路径、模式的选择不违背客观决定性,又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第四,主体选择性不应被忽视,也不应被夸大,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是辩证的统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关键的一招是改革,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认识。
第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是非对抗性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上是相适应的,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改革不断地得到解决。
第三,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又通过根本性的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其优越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了对生产力最终决定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最终决定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5「答案要点」
(1)国家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的相互合来实现,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灵活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消费等行为,既成功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又有效地防止了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例如,1993—1994年,各地涌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股票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灵活调节利率等措施,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减少,同时国内供给能力提高,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国民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根据扩大内需方针,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3)200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着力优化信贷结构。重点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投放的基础货币,两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了再贷款浮息范围等,突出以把住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有效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实践证明,2004年针对经济局部过热和通胀压力采取的适度从紧的政策取向是正确的,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水平是基本相适应的,既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又维护了经济金融的稳定,比较准确地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在货币政策操作层面,更多地注意进行适时适度的预调、微调,较好地体现了调控的灵活性,增强了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再比如,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等都对实现调控目标起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适时预调和微调。健全多样化的、富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但在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决定了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离不开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政策搭配,才能取得最好的调控效果。
36「答案要点」
(1)我国新社会阶层出现的是与先进经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使他们有了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机会;
第二,经济体制的变化,使他们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各个五一节;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他们被分流出来,纷纷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
第四,分配制度的变化,使他们率先进入先富起来的行例。
(2)新阶层的性质。
第一,新阶层主要从事科技、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是社会主义的复杂劳动者;新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以生产要素形式参与创造社会主义财富,特别是以资本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进行科技、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具有资本所有者和复杂劳动者双重身份。是以生产要素和复杂劳动两种形式参与社会建设。第二,怎样看待新阶层的财产?人们政治上的先进和落后,不能简单地以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标准,而应主要:①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②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③看他们对财产怎样支配和使用;④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
第三,我国新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在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发展起来的,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7选做题Ⅰ「答案要点」
(1)阐述中美关系的主要特点,并且说明为什么近年来中美关系处在一个最好的时期。
70年代末中美关系自两国建交以来,虽然一再成为美国两党竞选的热点问题,反对党往往以主张对华强硬政策的不同号召,导致中美关系时起时伏,一旦上台后又往往从现实考虑,软化对华政策,中美关系总的态势是向前发展的。两国的战略共识进一步巩固,经贸人员往来有较大的发展,高层接触形成制度,经济利益及其经贸关系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美两国关系处在最好时期的原因是:
第一,“9.11”国际反恐使中美两国找到了新的政治合作的基础,扩大的共同利益;第二,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大国外交政策;第三,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第四,美国在“9.11”以后找到了新的敌人,对中国实行现实主义外交,寻求建设性合作关系。
(2)美国对华政策的两种主张和小布什对华政策的转变。
“接触派”和“遏制派”,是冷战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的两种主要观点。二者形式上对立,实质上一致。即为了确保美国的单极霸权,要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要让中国的发展纳入美国的轨道,预防中国发展起来以后对美国霸权形成挑战,本质仍是一种冷战思维。
(3)中国政府关于美国对台政策的主张。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主张美国应该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具有主权国家资格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并且遵守承诺,不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并最终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200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胡锦涛会见小布什后,中美两国又达成了“中美联手遏制台独”的新共识。
(4)美国对台政策的两面派特点。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复杂的焦点问题。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台湾总是不断冲击两岸关系的主体,但基本上处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但是,美国一边在形式上和口头上一再承诺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一边通过“《台湾关系法》(1979年)”“《加强台湾安全法》(2001年)”,不断提升美台关系,不断扩大向台湾出售武器的规模,甚至宣称要“武力协防台湾”。这是美对华两面政策的突出反映,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和长远的影响。
(5)美对台政策的实质。
美国的对台政策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力图保持台湾的现状,阻挠中国的统一;另一方面又担心台独势力挑起事端,把美国人拖入台海冲突。因此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台海两岸不统、不和、不战的局面,把台湾长期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筹码,有时甚至企图导演美国保护下的“台湾和平独立”。
(6)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危害。
美国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助长了台独势力的气焰,加剧了台海局势的紧张,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违背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美国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做棋子,助长台湾以武拒统、挟洋拒统的分裂倾向,阻挠中国的统一,遏制中国的民族复兴进程,并攫取巨大的军火利益,实质上仍是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即使在近年来中美关系改善的大气候中,美国也仍然大耍两面派手法,一面鼓吹中美关系处在最好时期,明确承诺主张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一面又公开提升对台实质性关系,加大对台关系力度,潜含了极大的危险性。
(7)用一个中国原则批判“台独言论”。所谓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台独”都从根本上背离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实质上是要分割祖国,搞台湾独立。
①文化台独。台独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是一种谋求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政治主张或政治倾向。因此,文化台独是一种以确立“台湾文化独立性”为价值取向,以“去中国化”为主要特征,为台独服务的社会文化思潮,实质上是文化分裂主义思潮,本质是全面“去中国化”,哲学上是历史虚无主义。
②法理台独,是一种以确立“台湾法律独立性”为价值取向,以“公投”、“制宪”为主要特征,为台独提供民意基础,制造法理依据,制造合法性的社会法律思潮,实质上是法律分离主义,本质是台独的公投制宪。
(8)台湾公投。
①所谓“公投自决”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一种权利。1945年以后,台湾早就不是什么殖民地国家和殖民地地区。台湾公投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②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分裂势力,借公投的形式分裂国家,结果都导致了流血和战争。选择公投就是选择战争。
③台湾的前途决定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权力。以所谓台湾问题的名义分裂祖国,是完全非法的、无效的。
(9)“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10)力争“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方面,实现祖国统一有武力统一、和平统一两种方式,以何种方式实现统一,并不单方面决定于我们;另一方面,以何种方式统一祖国,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人民的神圣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更重要的是,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选做题Ⅱ「答案要点」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冷战结束后,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又有新的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因边界、宗教、领土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但是,第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第二,看问题要看主流,不能看支流;看总体和全局,不能为局部和支流所迷惑。第三,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即“三个总体”是决定时代主题的主要方面,所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猜你喜欢
-
- 03-09考研英语专项练习:完型填空二
- 03-092012年考研英语预测试题二及答案精析(1)
- 03-092016年考研政治考前模拟题及答案(5)
- 03-082019考研心理学专业模拟练习卷及答案(3)
- 03-092015考研政治冲刺:精选60道思修单选题及答案
- 03-092016年考研英语完型填空模拟练习题(1)
- 03-082019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1)
- 03-092017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二)
- 03-092017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10套
- 03-092017年考研《教育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