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辅导资料: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含对自由、民主、人权的分析)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的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一是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从而呈现出发展的特殊规律。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②在当代中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其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联。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要正确把握这一原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进而促进经济和政治建设。
(3)理论意义:依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迷”,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自由民主的理念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及其所表现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为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所扬弃,并发展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三)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原理来分析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不具有“普世价值”(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第10)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也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那种适用于所有主体、所有时间、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专一的、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念,是不存在的。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这些价值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又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利益不同,各个国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人们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的认识和实践往往并不一致。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2、西方国家把代表西方资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发展模式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包装起来,推销给世界,把他们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剥夺其他国家创建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权利,企图把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牢牢地套在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魔权”中。另外,西方国家对中国宣扬“民主、自由、人权”具有“普世价值”,是他们遏制中国的一个手段和道具,其目的在于否定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历史选择,妄图使中国改弦易辙,改旗易制,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新增考点)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吋,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I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一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消除,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三、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新增考点)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其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因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的政治工具。
3、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念来实现其维护职能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化为本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虛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屮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民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
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重点真题以及主观题1、(ABD,1992年理第23题)“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A.人是社会的主体B.历史是追求者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D.历史规律是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E.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2、(D,1994年)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就是说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3、列宁认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再没有比‘为了历史唯物主义’而一律用浅灰色给自己描绘这方面的未来,在理论上更贫乏,在实践上更可笑的了”。
请问:列宁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学道理?这一哲学道理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决定性和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是指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它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选择性是指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第一、历史选择性的前提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历史选择的前提即可能性空间是生产力决定的。第二、人们通过历史选择活动而实现的对某种社会形态的超越是有限度的(2)由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所以列宁认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由于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选择性,各民族,各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对社会形态的具体样式作出自己的选择,所以列宁认为:“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3)由于中国是历史文化传统非常悠久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非常突出,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而且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4、根据泰国及亚洲其他国家民主动乱的材料,请回答:(l)泰国当今社会长期动荡的根源(2)泰国及亚洲其他国家民主动乱的启示「答案要点」(1)当今泰国持续动荡的根源,不外乎是社会分化成为两大阵营,长期斗争,难分高下。表面上看是市民和农民在政治上意见不同,但其实质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地盘争夺战。政府和国会掌握在人民力量党手中,力主在现行政治框架下先恢复秩序;针锋相对的另一派则让人民民主联盟冲锋陷阵,组织民众以街头抗争的形式与政府作对。让事态更加复杂化的是军队领导人已两度公开讲话,要求总理辞职或政府下台。
马拉松式的争斗,牺牲的是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计。长期以来,泰国以宽松的社会环境吸引大量外来投资,并成为世界首选的旅游团的地之一。也正是依靠外来投资、出口贸易和旅游产业。泰国经济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然而,社会不稳定是投资和旅游的天敌、由于政治动荡,这几年泰国经济发展增速已落后于东盟其他国家。
(2)第-,不同利益集团在民主名义下争权夺利,牺牲的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计。第二,稳定压倒一切,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宽松环境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各国应该学习、分享中国政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成功经验。第三。民主的实现同样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必须与法制并行,失去法律约束的民主必然导致社会动乱,阻滞国家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背离民主的真谛,破坏民主的信誉。第四,民主建设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些国家由于内外原因急于推行民主,照抄多党政治,导致党政恶斗加剧,政府更迭不断,社会不稳。
猜你喜欢
-
- 03-092014年考研政治理论体系概论可能的命题重点一
- 03-092015考研政治:九月重要时政推送
- 03-092012考研政治指导:公民道德建设
- 03-092016考研政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
- 03-092016年考研政治重难点预测:毛概第三章
- 03-092014年考研政治核心要点:马哲(20)
- 03-092016年考研政治复习指导: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 03-092016考研政治重点:物质观
- 03-092013考研政治重点预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03-092016考研政治备考:暑期两个月拿下三大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