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指导:社会基本矛盾
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2)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的统治。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其表现为:(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首要前提。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从社会意识水平的高低层次,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理论化反映。
(3)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非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其自身没有阶级性。
2.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其中,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4.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马克思:"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二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3.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静态)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广义(动态))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马克思)所以,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4.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这是因为:(1)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的关系,体现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2)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关系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既不能随心所欲的自由选择,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改变。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再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即经济基础。
(二)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上层建筑分为两部分:(1)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2)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1)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式。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1.上层建筑既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得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五、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社会形态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所以经济基础是划分不同类型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
(二)社会形态的性质
首先,社会形态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系统),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系统),两者缺一不可。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它要求分析社会时,从具体的、具有特殊本质的社会出发,而不是从"一般社会"或" 社会一般"出发。
第三,社会形态是历史的。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即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2.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
(1)其直接动机是民族利益。——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出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3)取决于交往,交往有助于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实现社会跨越。——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抉择。
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在主体的选择和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主体的选择性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纵向表现:(1)统一性是指人类总体的发展,历经由低级到高级的五种社会形态;(2)多样性是指具体民族的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列宁:"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有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2.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横向表现:(1)统一性是指实行同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不同国家,有着共同本质;(2)多样性是指实行同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不同国家,发展模式各有特点;
3.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表现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五)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列宁:"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辨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我们要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伟大真理。
猜你喜欢
-
- 03-09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命题趋势与复习指导
- 03-092017考研政治备考:2016年10月29日时事政治新闻
- 03-092015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指导(1)
- 03-092018年考研政治答题:13个万能依据和意义
- 03-092012考研政治指导:考研政治根据大纲全面复习知识点
- 03-092012考研政治指导:黄金法则之毛中特
- 03-092013年考研政治考点:辩证唯物主义
- 03-092016考研政治备考:2015年9月13日时事政治新闻
- 03-092018考研政治史纲复习三大方法
- 03-092015考研政治时政热点: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