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考研政治真题解析:个人、社会、道德、法律四个维度切入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破旧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无人阻挡,于是他们便堂而皇之的在馆内读书看报,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此事被发在微博上,顿时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引发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一场公共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大讨论由此引发。
公共图书馆一向更愿意向体面地文化人敞开,常在门口赫然告示:衣冠不整谢绝入内!把读者分为三六九等,拒绝部分人入内,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该馆长希望图书馆成为每一个读书人的天堂,,无乱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为此,该馆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证阅读制度,任何人进馆借读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以体现人道、人文的公共图书馆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该馆有关负责人感触颇深:自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力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尽管要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也会自觉地洗手,然后在阅读。
“如果没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文学大师曾相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该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我们的心灵。
摘编自《中国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报》(2012年5月10日)
(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5分)
(2)图书馆想乞丐和拾荒者年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5分)
选材新颖,考点既深刻又简单,深入人心,还是按照题目,考点,结合材料三重分析模式,用个人、社会、道德、法律四个维度切入,“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离开”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做题技巧,找到题目中的做题点和你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权就是权利,和权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义务,这时候再对接材料就完成了整个思修法基的第一道题目的答案。其实本题对应的大纲解析中的第四部分,第七章的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对接这个题目的应该是权利义务观念和自由平等观念,但同学们如果把以上四个观念全部答上,也是可以的,因为考研政治一致秉承着少答扣分,多答不扣分的原则。然后结合材料,其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动不动就用“屌丝” “富二代” “白富美”将人群分类的今天,恰恰需要一种人人平等的观念,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念的重要内容。
权利义务观要结合材料展开说,套用两者关系的权利义务模板,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两者不可能孤立在、存在与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他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然后结合本题材料中的“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离开”,正好说明了这种权利义务关系。让我们懂得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权利,履行自己义务。
第二问就过度到了另外一个同学们熟悉的考点,其实一直以来考研政治命题都有一个方向,就是尽可能的多角度命题,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更好的灵活考察知识点,第二,更好的考察学生们全面掌握和整体知识框架的搭建,看同学们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对接到准确的考点上。
第二问考察的是第三章的第三节中的第二个小点的内容: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其实和谐社会的建立涉及到三个和谐:1人与自然的和谐2人与人的和谐3人与社会的和谐。没有一个人的和谐,每一个家庭的和谐,每一个社区的和谐,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是一句空话。同学们这时一定就会答其中的要点了,就是:一、平等原则,二、诚信原则,宽容原则、四、互助原则。和材料直接对应的是平等和宽容,当然同学们也可以全部答上,对啊。材料中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凸显了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性。人与人和谐相处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和他人和谐的前提,与人交往,应一视同仁,不因社会地位地等原因而有所区别对待,要尊重他人。第二,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与人之间应宽容以待,和谐共存,君子和而不同,材料中恰好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相处在图书馆,传递了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应该有一种宽容的心态,这其中当然应该包括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对后福阶层的帮助与宽容,允许和帮助“屌丝”逆袭;反过来,在奋斗中的我们不应该有仇富的心理,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奋斗,实现逆袭。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这道大题选材新颖,立意深远,引导主流价值观的复归,传递平等宽容的价值观,让我们备感前进的力量,是一道一定会留在考研政治命题史上的经典答题。
相关文章:
考试报道: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题报道
考研现场:2013年考研第一现场 进入论坛与研友交流
猜你喜欢
-
- 04-08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分析之新题型(一)
- 03-082017年考研《英语一》小作文范文(文都版1)
- 04-08名师解析13考研政治真题:民族复兴之路
- 03-082016年考研《英语一》翻译语法点总结
- 04-08英语真题阅读理解试题及名师解析(15)
- 03-082016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答案(海文版)
- 03-092013年考研英语一小作文解析
- 04-082015考研英语(一)大作文——话题不难,重在表述
- 03-082013年考研数学农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
- 04-082018考研政治真题:思修命题规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