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考研西安交大管理学经典案例(12)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2:26:45  作者: 匿名 

案例12:YG公司的技术引进

YG公司是L省一家生产铝型材的公司。1991年,该公司获得信息,彩色铝型材将成为90年代我国新的铝型材发展趋势,用这种彩色铝型材做高大公共建筑物内外的装饰,会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当时我国还没有一家企业生产这种产品,YG公司若能率先生产这种产品,未来市场前景看好。1992年,恰好YG公司获得了世界银行贷款,从意大利引进了全国第一条彩色铝型材自动生产线。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很高,只用很少的工人即可操纵全部生产过程。YG公司在意大利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于1993年即把全部设备安装完毕,试车一次成功,公司全体员工兴高采烈。YG公司开了庆功会,对有功人员进行嘉奖,并向省政府和中央有关单位报喜。意大利专家认为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于庆功会后第二天即飞回意大利。但1994年初该生产线刚正式投产,就发生了问题,机器才开动了半天就卡了壳,几位大学刚毕业的技术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找出毛病在哪里。摊开图纸,因为都是意大利文,谁也看不太懂。迫不得已,公司再次把意大利专家请回来。这位外籍专家这里动一动、那里敲一敲,没用2小时,生产线又正常运转起来了。这位外籍专家认为这台设备质量是好的,关键是中国技术员和工人还没有掌握操作技术。公司刘经理决定挽留意大利专家在厂再工作一个月,专门对中国技术人员及工人进行培训。刘经理说:"我们绝对不能再吃瞎子哑巴亏了。"但在意大利专家培训结束时,彩色铝型材生产线仍不能正常运行,主要是公司的技术员和工人掌握不好轧制工艺及染色工艺,轧制出来的彩色铝型材厚薄与上色不匀。意大利专家临行前曾说过,这个手艺主要靠练习。于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及技术员又花了一年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训练,1995年初,终于算是真正掌握了操作技术,这台引进设备可以正式投入运行了。正当公司准备正式生产彩色铝型材时,国内却已有8家企业都已在近两年时间里先后生产出彩色铝型材来了,其中最大的竞争对手调公司已经占领了我国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市场,其他7家企业也已把国内市场瓜分完毕,因而YG公司的产品一直打不开市场YG公司的彩色铝型材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7000吨,而1995年才售出去300来吨。这种彩色铅型材的生产特点是批量愈小愈难组织,尤其是小批量、彩色品种更换频繁的,每换一种颜色,就要对上色设备彻底清洗一次,费时费事,生产成本亦随之上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YG公司陷入了困境。针对上述情况,经刘经理与YG公司高层领导们多次研究,决定进一步成立两个厂及两个公司,即彩色铝门窗厂、彩色玻璃幕墙厂、装饰公司及土木建筑公司。其本意是如果这两个厂及两个公司生意较好,公司生产的彩色铝型材就可内部消化掉1/2至2/3,这样彩色铝型材的销售就不成问题了。这两个厂及两个公司于1997年初成立。目前彩色铝门窗厂已建立了一条生产线,开一年来,由于这一产品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价格较贵,因此生意清淡,没有利润。彩色玻璃幕墙也有一条生产线,并已正式投产了,但听说建设部不久要发文,为防止反射光污染和热污染,今后大型公共建筑物要限制使用大型玻璃幕墙,因此该厂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而装饰公司和土建公司遇到的竞争更加激烈,全国有四路建筑装饰及土建大军,即中央部委一级及各省市一级的公司,有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公司,有乡镇企业开办的公司,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公司,全国的建筑及装饰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全国每年的建筑及装饰任务量,僧多粥少,竞争几近白热化。由此YG公司再度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之中。

1.在YG公司决策引进彩色铝型材生产线时,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A.公司有很强的生产能力 B.公司有根强的市场竞争实力

C.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D.公司有铝型材生产经验

2.从管理上来看,引进生产线直至1995年初才正式投入运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引进生产线质量有问题 B.中国工人技术水平太差,掌握不了

C.公司技术人员水平不够 D.没有对操作工人进行上岗预培训

3.公司彩色铝型材投产后,市场一直打不开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彩色铝型材产品还没有被市场所接受

B.公司的产品还不能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

C.小批量生产对公司来说生产成本太高

D.整个彩色铝型材市场已被其他企业抢先占领

4.公司决定进一步成立两个厂及两个公司,主要出于以下哪一种考虑?

A. 促进公司向多角化经营发展 B. 新办工厂与公司的市场前景看好

C.解决公司彩色铝型材的销售问题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5.据本案例资料,对建筑及装饰市场最有可能得出以下哪种判断?

A. 开发不够 B. 有待开发 C. 正在成长 D. 供大于求

6.YG公司技术引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及时掌握引进生产线技术,贻误了战机

B.对产品市场前景不清楚,生产的产品市场不需要

C.职工及技术人员水平不高,素质太低

D. 不能认为是失败,生产线已经投产

答案: 1.C 2.D3.D 4.C 5.D 6.A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