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习题及答案(27)
评析题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用“哥白尼革命”喻指康德批判方法在哲学上产生的影响。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序言中把他的批判的方法看成是向自然提出问题,要求自然答复。这不同于以前的理性受教于自然就是理性反映自然的方法,这种批判方法从主观到客观而不是从客观到主观,就像哥白尼体系把托勒密体系中的太阳围绕地球转改成地球绕日旋转。此即他所设想的批判哲学的哥白尼革命。一位这种认识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从文艺复兴就已经开始,伽利略的加速度原理证明一定质量的球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原理,托里策利益空气压力与水银柱的关系来说明气压时就是向自然提出问题的例子。理性左手掌握住原理,右手掌握住试验,受教于自然就一定要理性自己提出问题去询问自然界。理性自己所能洞察的只限于理性按其自身的计划去了解事物,而不允许自身为自然界所支配;理性总是以按照一定规律的判断原理作为原理,要求自然界解答问题。以前的形而上学认为理性可以认识自然界,即实在的就是合理的,但理性是否可以认识上帝、灵魂与宇宙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它们完全离开了经验材料。采取批判的方法向自然界提出问题要自然界回答,则用人们的感性形式与知性范畴加之于经验,可以得到现象的知识;而自在之物(上帝、灵魂、宇宙)并没有经验的材料,因而不是理性所掌握的问题。这就把现象与自在之物区别开来,说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避免了形而上学的争论。哥白尼的革命用以说明批判哲学是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形而上学革命化。
评述题
评述霍布斯的哲学观
在哲学世界观方面,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是培根所开创的西欧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曾指出,霍布斯“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了”,并且“消灭了培根唯物主义中的偏见”。
霍布斯对培根思想的发展,或者说,他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主要表现在,他比较彻底地贯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原则。在他看来,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有由物质构成的物体。他把物体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自然的物体”,另一类被称为“国家”。前者是“自然的作品”,后者是“由人们的意志与契约造成的”。
从只承认物质性的物体为世界上真实的存在物出发,霍布斯对宗教神学所宣扬的上帝、天使、不死的灵魂等精神实体存在说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人们能够设想,并对之形成观念的只是各种有形的、有限的存在物。要说存在着某些“非物质的实体”,那完全是一矛盾性的概念,是同人的“自然理性”相违背的。人们在思想上存在关于上帝、天使之类的挂念,完全是出于对自然的无知。而统治阶级,则利用宗教统治别人,使自己使用别人的力量到最大的程度。
就这样,由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则,霍布斯最后得出了无神论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触及到了宗教流行和泛滥的社会根源,从而消除了培根神学中的不彻底性。
在把哲学看做包罗万象的综合科学体系的情况下,霍布斯提出,哲学的“目的或目标”在于“为人生某福利”,其研究的对象应是物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特性。他写道:“哲学的任务乃是从物体的产生求知物体的特性,或者从物体的特性求知物体的产生。所以,只要没有产生或特性,就没有哲学。”而神学所研究的上帝被说成是一种永恒的、无所谓产生的东西,因此以上帝为研究对象的神学也就决非属于科学之列。由此霍布斯得出结论说:“哲学排除神学”。
霍布斯虽然在理论上得出了无神论的结论,但是,可它最终并没有同宗教神学彻底决裂。在他看来,上帝尽管不存在,但是宗教却起一种“社会马勒”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即使宗教信条本身是虚妄荒谬的,国家也可以编造出一些宗教信条来,在人群中散步。由此看出,作为一个需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精神麻醉的剥削阶级思想家,即使在理论上达到了无神论,也不能在实际上抛弃有神论。其实,就是在认识上,霍布斯的无神论有时也不够明确,仍存在着一定的动摇性。
霍布斯在确立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一方面开展了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同时也对同时代的法国二元论哲学家笛卡尔宣扬的精神实体说展开了批判。他写道:“思维着的东西乃是某种物质的东西,因为一切活动的主体,依我看来,只能设想为某种有形的或物质的东西。......我们不能把思维同思维着的物质分开。”
总的数来,霍布斯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在西欧,特别在英国,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这一哲学体系却抛弃了培根思想中包含的较为丰富的辩证法因素,而带有明显的机械性。首先,霍布斯只承认一种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的存在。培根的关于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的思想,在霍布斯的体系中便消失不见了。不仅如此,只承认通过外力的作用才能发生的机械运动,还必然导向取消培根所提出过的关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特点的观点,从而否认物质的能动性,而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其次,表现在他否认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属性)。在谈到物体的性质时,霍布斯曾以“偶性”的名义把它们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广延和形状,另一类是颜色、声音、滋味、冷热等。前一类偶性是同物体不可分离的,只要物体存在,它们也就存在。这是因为,“没有广延或形状,物体是不能设想的”。后一类偶性则不为物体所固有,而只是在外界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在人的心灵中产生的各种“影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霍布斯的偶性说中的错误,不在于他不承认颜色、声音飞、滋味等的客观性,而是在于,他手机械论思想的支配,只承认事物的能直接用数学方法度量的广延、形状等性质的客观实在性,而不懂得在各种物体中尚存在着一定条件下的刺激人的感官,而使人产生诸如颜色、声音、滋味等方面的感觉的相应的物理、化学、光学等方面的各种客观特性。
猜你喜欢
-
- 03-092016年考研《教育学》专业精选习题及答案(12)
- 03-092016年考研核心知识一真题汇总(3)
- 03-092017年管理学考研备考:案例分析(2)
- 03-092016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之常考短语(7)
- 03-092016年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及答案五
- 03-092016年考研刑法经典案例分析详解:犯罪中止
- 03-09心理学综合考研模拟试题及答案(4)
- 03-092014年考研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 03-092011年生物化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1)
- 03-092015考研英语精选阅读理解模拟试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