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专业课指导:苏州大学法学院考研经验及感想谈
当问我为什么选择考研时,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是因为找工作的压力;或许是自己不想在逃避某种责任,不想过早的踏上社会,承受成人之苦;也或许使自己根本就是在随大流,没有明确的自己的目的;至于说什么学术追求,专业爱好之类的,我觉得自己的觉悟还没有达到那层境界,也没有那么高尚的追求。总之,是稀里糊涂的就走了下来。
选择学校。对于考研的考生来说,或许成功与否,除了自己的努力程度和个人运气外,选择学校是最大的决定因素了。学校的选择会直接决定你的复习方向,决定你答题的内容以及你的成功率。当然,答题内容这一项,仅限于文科考生。选择学校的参考因素:一、个人发展地域,如果你想上哪个地方发展,你就应该选择什么地方的学校,毕竟考研和上大学一样,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发展人脉,这是中国的人情社会决定的,法律也无法改变不了的事情。加上中国高考招生的地域差异,报某个学校,本地的考生肯定要比外地多,比如说,在大连,肯定是东北的学生要多于江南的,而在江南,我甚至很少遇到北方人。而人脉是重要的资源,如果浪费了,实在是有点可惜。等到毕业以后,或许就会深有感触。二、自己合理的定位。考研之前,我建议大家给自己定好位,给自己的学校定好位,觉得自己是什么档次的,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学校,当然我不排除选择好一点的学校也能考上,但是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如果牺牲了,也会死的比较惨。另外,我是悲观主义者,这点仅供参考。
复习过程。我觉得什么学习方法,没有可交流的。这么多年的学习,自己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这么多年的学习,都会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考研要把往年的真题整好了,就会大致有自己的复习方向。当然,如果没有,也是正常现象。还有,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计划,即使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两个人,也没有任何可比性的。考研大多还是要自己走的路。(仅限于复习内容)复习资料,复习心态什么的还是需要交流的。复习过程中,心态难免有什么波动,也属正常。但是建议大家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下定决心坚持下来,考研是个大工程,坚持很重要。另外,每年考研都会截杀一大部分英语的考生,其他科目很少会卡人。虽然学习方法上没有可学性,但是可以借鉴。我仅仅写写我这一年的历程,仅供参考。
关于英语。我是在大三上半年就决定了考研的学校和专业,买书到了过年以后,买了专业教材和一些英语资料。至于英语词汇,还有真题,我觉得资料选择上没什么的,各家辅导机构都大同小异,看自己顺眼了,我觉得选择资料关键在于自己看着顺眼,如果看着都不顺眼,还怎么能学下去,对吧?当然还有一点,内容还是要挑一挑的,比如选项的解释什么的,也是很重要的。我背词汇用的是的词汇加联想,前半年主要精力是背词汇,另外做点基础的阅读练习。从暑假开始我开始做真题,我用的教材是胡敏的,个人觉得看起来比较舒服。刚开始做真题那是真受打击,自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不过英语除了功底,还是要靠一定的感觉的,做的多了,可能就会有和练习题不一样的感觉了。这就是为什么各个所谓专家都说真题要做多少多少遍的原因,很是有必要的。九月份开始练小作文,十一月份开始练大作文,大概是这样。我英语基本上是跟着小梅老师的进度,后期自己也做了一些专项练习,自己觉得七选五最难,尤其是排序,基本上是一错全错。练了很长时间,也没见什么效果,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练着。最后阶段,每天下午练一套模拟题,对错不用像之前那样看的那么重要,主要是练练时间的分配。大家一般会选择张剑的最后几套题,很经典,也把大家都打击的够呛。作文还是要背一背的,至于各个辅导机构说的压中作文什么的,我觉得那都是一个美丽的扯。如果我把所有的应用文全列在一本书上,最后考了其中的一种,我也可以说自己压中了作文吗?作文还是稳稳当当的被一些实用的,漂亮的句子,然后自己练作文的时候变换着使用,无论什么题材总要联想到自己背的句子,到最后考试的时候才有可能用上。其它的背的,考试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想起来。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至于专业课,前半年我觉得自己看的一点效果没有,每天拿着笔拿着尺子在书上划线,画完以后也不知道当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当时一天的效率也不过是四五十页,八本书,中间因为意外休息了一个月,足足让我看到了九月份开学,其中还有刑法分则一本和民法中一半没有看。效率之低可见一斑。从九月份开始我就开始做笔记,这是一种个人习惯,我必须把书上的东西抄一遍,然后看自己写的笔记,拿着笔记去背,才能找到背的感觉,才能记得住。如果让我拿一本教材,去看,即使自己用荧光笔画出重点,还是觉得它东西太多,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去看一些小的细节的东西,而那些东西自己又不会,就又想去背,所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还是笔记,虽然不是很简洁,我的笔记很繁琐,但是相比课本来说少多了。做笔记花了我两个月的光阴。自己做的笔记工程很浩大,现在看看都觉得自己当时很有才,竟然可以写那么多。法学的专业课还是看各个学校的风格,差别很大。有的学校重视理论,所以要靠自己发挥,就需要自己脑子里有个框架,到答题的的时候能发挥出来,还不容易漏掉大点。当然,要是像中国政法这样的学校,那就要拿着放大镜,把教材的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全部看到了。十二月份开始背笔记,背的时候自己会列出一个框架,自己往里填东西。我到后期觉得自己背的差不多了,打开书很熟,但是合上书还是会想不起来很多东西。于是,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根据往年真题的风格,自己给自己出题。我所报的学校考外国宪法,并且年年考比较题,于是我把教材中重要的国家的宪法制度都列了比较,比如说各国的议会,行政,司法审查等等制度的区别。然后自己去做。做的时候坚决不看书,就让自己去编,不知道的也要编。因为我们这种考研专业课自我发挥很重要,六道大题,十二页答题纸,还得写的差不多多,怎么每道题也得写上千字吧。当时考试的时候基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一直在写,手都要有抽筋。那如果无话可说,后果很严重的。于是我就瞎编,编完之后对照书,看看有没有漏下的地方。这时印象就会很深刻。不是老早就听老师说考试完,刚刚做错的题印象是最深刻的吗。考研专业课没有模拟的机会,就只好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了。虽然没有压中题,但是这种方法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关于政治。这是最不用担心的,基本上没有听到有谁因为政治而没有上线的,不过还是要准备一下的,做点练习题,到最后背一背,应该没问题。但是最好不要掉以轻心,在这上翻船太可惜。至于报班,过来人都觉得没什么用,大部分还是靠自己学的,背的。但是将要考研的人不报觉得心里没底,报不报可能也就是个心里安慰吧。但这个安慰有时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至于辅导班说的压中多少多少分的题,听听得了。别太信了,过来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如果我编书,我也按照他们的计算方法,我也能压中至少80分的题。政治真题也有一定价值,一般近两年的知识点不会重考的,把真题考过的知识点删掉,再把重点的章节拿出来,剩下的就很少了,复习效率就会很高了。参考资料个人觉得还是那个原则,自己顺手就好。任汝芬我觉得也只是名声比较响而已,序列二的题出的,不敢恭维。不过有人可能会喜欢那种形式。
猜你喜欢
-
- 03-092016年考研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鲜卑
- 03-092013考研专业课教育学考试冲刺倒计时复习计划
- 03-092011年工科考研专业课复习要点策略
- 03-092016年考研民法学知识点复习: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
- 03-09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7)
- 03-092018年考研公共管理学笔记: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
- 03-09备考2018管理类及经济类联考同学的建议
- 03-092017人大工商管理学考研复习要点(11)
- 03-09从“文理共治”看考研的专业选择
- 03-092012考研计文学类专业基础试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