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专业课复习指导之暨南大学经济学
一、市场失灵综合
巿场失灵是指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此时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但现实经济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市场往往会偏离最优,此时称为市场失灵。
竞争性市场失灵有四种基本原因:市场势力(垄断)、不完全信息、外部性和公共产品。
二、垄断与市场失灵
垄断导致市场失灵。当生产者或要素投入品的供给者拥有市场势力时,或者说占据垄断地位时,会产生无效率,因为他在生产某产品时选择边际收益(而不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产出量,并以比竞争性市场高的价格P出售较少的商品。较低的产出意味着存在供给不足,即市场配置不足,同时平均成本也会偏离出长期最优成本,使得社会损失增大。在供求曲线图上体现为:假设AC=MC=MC且固定不变,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价格P高于边际成本MC,,未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因此垄断导致了低效率。
垄断导致低效率的另一个表现是寻租理论。寻租是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者花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随着寻租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整个寻租活动的代价将不断增大。
三、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效率是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它描述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程度。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理论说明了,竞争性市场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说明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的。这也应证了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即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最优化行为将导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RTSLK(A)= MRTSLK(B)MPL/MPK= w/r,在此条件下,竞争性均衡达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消费者均衡条件是MRSxy(A)=MRSxy(B)= Px /Px,因此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生产者和消费者综合在一起时,消费者对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也相等,即MRSxy=MRSxy,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从而证明了市场的有效性。
四、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理论说明了,竞争性市场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五、货币需求
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这是一种客观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定商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求,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求等。
居民、企业和单位持有的货币是执行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如居民用货币来购买商品或者支付服务费用,购买股票和债券,偿还债务,以及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等;企业以货币支付生产费用,支付股票、债券的息金,以货币形式持有资本等。
人们对货币有需求的原因是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叫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凯恩斯)。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其中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水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意外的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六、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从个人一生的时间发展顺序看,一个人年轻时的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会逐步增加,收入大于消费,其收入实力既可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又可以为今后的老年时代进行积累;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收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不一样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或注重长时期甚至是一生的生活消费,人们对自己一生的消费作出计划,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大满足;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则把一定时期的消费与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联系起来,是短期分析。
七、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将资本、劳动投入的质量改变,新的管理方法,新产品的开发及新的生产技术的引进所引起的冲击宽泛地定义为是“技术冲击”。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与前提有:一是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追求它们效用和利润的最大化;二是理性预期假设成立;三是市场有效性假设成立;四是就业变动反映了工作时间的自愿变化,非自愿失业不存在,工作和闲暇在时间上具有高度替代性;五是货币中性假设。
在这些假设和前提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技术冲击替代货币冲击成为主导冲击因素,即认为总产量和就业的波动是由可应用的生产技术的大的随机变化引起的,各种传播机制将使最初的冲击扩散开来;二是不再关注有关总物价水平的不完全信息,而这在卢卡斯的早期货币幻觉模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三是通过整合增长理论与波动理论打破了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短期与长期的二分法。
大多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对此达成共识的是:一个经济系统存在一个相对平滑的增长过程,而对该系统的暂时冲击会引起短期波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早期,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都认为是需求冲击或货币冲击决定了短期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刻画的经济周期是沿着索洛(R.M.Solow)的新古典增长模型(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中的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发生的产量的变动。纳尔逊(C.C.Nelson)和普罗瑟经过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把货币干扰视为纯短暂波动的动因,所有宏观经济模型对大多数产量变化永远不能做出成功的解释,由实际因素引起的随机变化是任何宏观经济波动模型的核心因素”。
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称作“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Ⅱ”,是20世纪70年代由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发展演化而来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这个学派的经济学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具体来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 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 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 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4) 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有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的两大流派。
猜你喜欢
-
- 03-082016年考研历史学大纲详解: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 03-09厦门大学2013年考研640教育学真题解析
- 03-09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要点总结:疾病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 03-09武汉工大2016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 03-092017年考研历史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29)
- 03-09学科比例大变,西医病理学如何夺取高分
- 03-092012教育学考研大纲变化详解:教育研究方法
- 03-092013心理学专业考研之六大科目分析
- 03-092016年考研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一条鞭法
- 03-092015现代汉语考研指导:词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