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专业复习指导:新闻学专业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媒体之间的整合与并购,力图在传媒业中以规模出效益。二是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这主要指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相互借用,以促进共同发展。例如网络媒体具备传统媒体的功能,传统媒体借鉴网络媒体的功能。
媒体间的整合。从欧美国家大型传媒公司的发展历史看,大多是在从报纸到电台、从电台到电视、从电视到网络的发展进程中,迅速介入、实现新的融合,催生出了占据主流市场的新媒体。在互联网显示出媒体的特质后,一些传媒公司迅速介入,抢占网络制高点,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大融合。
媒体功能的融合。跨媒体的融合指的不仅是媒体本身的融合,也包括媒体功能的融合或趋同。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讲,融合是不同技术的结合,是两种或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面对新媒介的挑战,传统媒介虽然不致被淘汰,但也必须在新技术条件下发展自己。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各类媒介之间再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改变介质属性的前提下,在保持原有介质优势的同时,媒介之间开始互相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媒介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渗透。
受众细分的意义。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接触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无论从哪方面讲,受众对于媒介的成败与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要占有市场,要赢得受众,这是媒介的必然选择。而占有市场、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栏目的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日本学者伊藤优一认为,由于新传播科技聚焦于多样化的专业信息,大众社会逐渐演变为“区隔社会”,因此阅听大众日渐因意识形态、价值、品位与生活风格的不同而分化。在这种形式下,“广播”时代的传播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化趋向,因此,受众细分是传媒业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传播中的受众个性对于接受或拒绝劝服有一定关系。针对个性进行传播,有助于克服不良个性带来的阻力,增强传播效果。如今节目的分化已不仅仅是满足、迎合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更是以个性特色培养忠实受众的“定点约会”意识。
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的关系
二者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传媒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媒体集团正携带着强大的资本威逼着中国逐步开放的传媒市场,以各种方式悄然进入中国,这一切都使国内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要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变革与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中国的绝大多数媒体规模较小,而且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政,这不仅导致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使得媒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整合媒体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媒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传媒业的必然选择,媒介间的融合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具有求大求全的情结,笼而统之地去争取所有受众,结果造成媒介内容雷同、质量平平,越来越无法适应受众兴趣和需求日趋多元和分化的现实。丧失受众就意味着丧失了生存权、发展权,因此媒介必须在分化的受众群中,确立自己的受众市场,也就是走受众细分之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媒介融合还是受众细分趋向的出现,其最根本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人们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是根据传播媒介及传播的讯息等因素进行的。人们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其需要的途径。他还提出了人们选择媒介或信息的或然率的方式,即如下的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则是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使传播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选择者:受众细分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欲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口味的传播内容和讯息;媒介技术和功能的融合使讯息形式更加丰富、灵活、多变,讯息质量大为提高。以网络媒体为例,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促使网民个性张扬,加速了传播小众化和分众化的进程,而其融合文字、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手段,又为受众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降低了媒介选择的费力程度:媒介融合改变了信息的获取方式,现代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报纸、广播、电视的“独立式”消费,更希望在网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读书刊,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数字电视机,这些便都可以实现。而受众细分使媒介纷纷推出了个性鲜明、具有针对性的讯息,使受众更容易识别适合自己需要的讯息内容,这自然提高了信息的易得性。
总之,媒介融合与受众细分相辅相成,其目的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媒介融合可以集中各种媒介的优势,整合传播内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以不同的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中,充分满足受众的需要;而特定受众对信息内容质量要求的提高,又促使媒介进一步调动各种传播手段和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媒介的融合。
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的关系
二者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传媒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媒体集团正携带着强大的资本威逼着中国逐步开放的传媒市场,以各种方式悄然进入中国,这一切都使国内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要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变革与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中国的绝大多数媒体规模较小,而且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政,这不仅导致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使得媒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整合媒体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媒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传媒业的必然选择,媒介间的融合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具有求大求全的情结,笼而统之地去争取所有受众,结果造成媒介内容雷同、质量平平,越来越无法适应受众兴趣和需求日趋多元和分化的现实。丧失受众就意味着丧失了生存权、发展权,因此媒介必须在分化的受众群中,确立自己的受众市场,也就是走受众细分之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媒介融合还是受众细分趋向的出现,其最根本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人们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是根据传播媒介及传播的讯息等因素进行的。人们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其需要的途径。他还提出了人们选择媒介或信息的或然率的方式,即如下的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则是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使传播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选择者:受众细分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欲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口味的传播内容和讯息;媒介技术和功能的融合使讯息形式更加丰富、灵活、多变,讯息质量大为提高。以网络媒体为例,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促使网民个性张扬,加速了传播小众化和分众化的进程,而其融合文字、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手段,又为受众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降低了媒介选择的费力程度:媒介融合改变了信息的获取方式,现代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报纸、广播、电视的“独立式”消费,更希望在网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读书刊,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数字电视机,这些便都可以实现。而受众细分使媒介纷纷推出了个性鲜明、具有针对性的讯息,使受众更容易识别适合自己需要的讯息内容,这自然提高了信息的易得性。
总之,媒介融合与受众细分相辅相成,其目的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媒介融合可以集中各种媒介的优势,整合传播内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以不同的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中,充分满足受众的需要;而特定受众对信息内容质量要求的提高,又促使媒介进一步调动各种传播手段和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媒介的融合。
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的关系
二者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传媒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媒体集团正携带着强大的资本威逼着中国逐步开放的传媒市场,以各种方式悄然进入中国,这一切都使国内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要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变革与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中国的绝大多数媒体规模较小,而且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政,这不仅导致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使得媒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整合媒体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媒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传媒业的必然选择,媒介间的融合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具有求大求全的情结,笼而统之地去争取所有受众,结果造成媒介内容雷同、质量平平,越来越无法适应受众兴趣和需求日趋多元和分化的现实。丧失受众就意味着丧失了生存权、发展权,因此媒介必须在分化的受众群中,确立自己的受众市场,也就是走受众细分之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媒介融合还是受众细分趋向的出现,其最根本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人们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是根据传播媒介及传播的讯息等因素进行的。人们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其需要的途径。他还提出了人们选择媒介或信息的或然率的方式,即如下的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则是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使传播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选择者:受众细分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欲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口味的传播内容和讯息;媒介技术和功能的融合使讯息形式更加丰富、灵活、多变,讯息质量大为提高。以网络媒体为例,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促使网民个性张扬,加速了传播小众化和分众化的进程,而其融合文字、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手段,又为受众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降低了媒介选择的费力程度:媒介融合改变了信息的获取方式,现代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报纸、广播、电视的“独立式”消费,更希望在网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读书刊,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数字电视机,这些便都可以实现。而受众细分使媒介纷纷推出了个性鲜明、具有针对性的讯息,使受众更容易识别适合自己需要的讯息内容,这自然提高了信息的易得性。
总之,媒介融合与受众细分相辅相成,其目的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媒介融合可以集中各种媒介的优势,整合传播内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以不同的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中,充分满足受众的需要;而特定受众对信息内容质量要求的提高,又促使媒介进一步调动各种传播手段和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媒介的融合。
媒介发展的产业趋势
就中国媒介的发展变化而言,第一个变化是产业化经营。中国的媒介承担着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作为国家的喉舌承载着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二是作为娱乐产品生产的产业功能。
作为产业而言,政府应减少对它的干预和制约,但目前政府还没有完全将媒介视为产业,且不愿对此放手,所以不能在概念上把媒介作为一个产业来提出。但事实上,媒介已经被推向市场,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当做产业来加以经营。
定位。在产业化经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定位问题,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消费定位,也可称作收视定位或接受定位;其次是内容定位和节目定位。
消费定位。所有的消费定位都需要媒介市场的调查来完成。要真正实现媒介的发展,必须要做前期的市场调查,这就需要逐渐形成有规模的媒介经营实体。消费定位包括:一是消费者、受众的定位;二是功能定位。每一类受众对媒介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我们在做产品时必须清楚产品究竟要满足受众哪一方面的需要,所以就需要功能定位;三是市场定位,中国的媒介产品有不同的市场划分,市场不同决定了生产模式和方式不同,比如有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和跨国市场。
内容定位和节目定位。有了消费定位以后才能有内容定位和节目定位。内容定位和节目定位也包括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文化定位,比如蓝领文化、白领文化和精英文化等。有了文化定位后,才知道节目应该做成怎样的风格和品位。文化定位最重要的是品质定位,要在文化产品中有一个品质确立。二是对文化进行艺术定位。三是技术定位,要达到怎样的艺术水准就必须要求怎样的技术条件与之相适应。四是经济定位。现在应由“销”定“产”,由市场来决定投资,由市场规模决定投资规模,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产业循环。
专业化制作。对于中国媒介来说,专业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比如灯光,中国现在就很缺乏专业的灯光师。当然这与中国的现状有关。专业化制作必须要有专业化的队伍作为保证。一个文化产品必须达到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一个品牌的形成、一个节目消费的形成必须要在这个节目保证基本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比如麦当劳,它并没有很高档的产品品质,但它有一个很统一的标准。这说明,统一的技术标准是产业消费依赖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现在强调专业化制作,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产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技术标准,让受众对它产生信任和依赖感。中国目前存在人力资源过剩的状况,这也就导致业界对人力资源不够重视。专业化制作的问题首先是人力资源,只有解决了人力资源的问题,才能有统一的标准和理念风格的形成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珊:《整合媒介——媒介发展的趋势》,《青年记者》,2007(8)。
2.殷勤:《媒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传媒发展方向》,《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猜你喜欢
-
- 03-092011考研心理学大纲解析(2)
- 03-092016考研普通心理学要点:听觉四大现象
- 03-082016、2015年考研农学大纲变化对照表
- 03-092017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笔记整理(5)
- 03-092015遗传学考研指导: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
- 03-092016考研历史学看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 03-082018年考研管综初数得高分就考它了
- 03-092017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复习讲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03-092015古代汉语考研指导:寓言四则
- 03-092018考研:管理联综类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