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模拟习题(3)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被恩格斯称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的”是()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事物的()
A.外部联系B.偶然联系
C.非本质联系D.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选项A错误。世界统一于物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干扰选型。
选项C错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干扰选项。
选项D错误。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概念,也是干扰选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特征
“蝴蝶效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特征。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是普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选项ABD错误,属于干扰选型,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它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
选项ABC错误。唯物辩证法部分的知识点可以总体归纳为两大特征,即联系和发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即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可能性和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容与形式。选项ABC刚好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
选项A错误。外部联系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外部的、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它不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选项B错误。偶然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本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的,它也不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选项C错误。非本质联系则是指事物外部的、不稳定的和偶然性的联系,同样不能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快捷的全球信息,但互联网本身还不完善,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一些病毒程序,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一些邪教组织、贩毒集团、黑社会势力也在利用这一新的传媒手段进行新的犯罪活动。这表明( )
A.新事物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互联网也不例外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消极和积极的对立统一
D.矛盾双方的转化总是在无条件地进行着,否则就不会有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2.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是()
A.主要矛盾B.非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对于全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言,这是极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句话表明( )
A.量变中渗透着质变B.质变中渗透着量变
C.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存在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展
2.下列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现象有( )
A.生物界的生存竞争B.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
C.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D.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题干体现的是互联网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选项A错误。题干不是谈互联网本身的成长问题,而是更侧重于说明互联网的矛盾性,所以不符合题意。
选项C错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消极和积极的对立统一是形而上学的说法,不是所有矛盾双方都是积极和消极的。
选项D错误。矛盾转化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和斗争的结果,凡是实现矛盾对立面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转化的条件有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等。例如,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其实属于贫穷向富裕的转化问题。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需要多种条件。从内部来说要有党的坚强领导、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政策、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从外部条件来说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家间的友 好交流与合作、国际社会的有力援助等。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矛盾有很多对,而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但国共两党之间仍有摩擦,只是相对于中日民族矛盾来说,他们之间的矛盾是非主要矛盾。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选项A错误。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应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选项CD错误。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题干里讲的是在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中某一对矛盾的性质,而不是某一矛盾的一个方面。
关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很多同学搞不清楚。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区别方法就是看矛盾的个数。如果有很多对矛盾,那就考虑主次矛盾;如果只有一对矛盾,那就考虑矛盾的主次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指的是事物数量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中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1)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如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比如,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事物在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而起质变。由此可以判定题干这句话在总的过程上说的是量变,当时全国性质在总的方面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同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就是量变过程中的局部的部分质变,是总的量变中渗透着的质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
选项BD错误。当时全国性质在总的方面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没有实现质变。
2.【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矛盾斗争性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中,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事物之间的区别、差异、竞争、否定等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其中选项AB是对抗性的矛盾,选项CD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同时,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领域都普遍地存在着矛盾,也就都存在着矛盾的斗争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猜你喜欢
-
- 03-092016年考研英语大作文演练(4)
- 03-092016考研英语精选阅读理解模拟题及答案工学类汇总
- 03-092017年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模拟训练12
- 03-092011政治理论卷(2)及参考答案
- 03-092017年考研管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基础问答18)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基础试题(10)
- 03-082019年考研政治基础试题(5)
- 03-092016年考研政治多选题及答案(6)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精选练习题(9)
- 03-092012考研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