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核心知识一真题汇总(5)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2006年单选题第2题),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典型真题
(2006年单选题第2题)“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A】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005年单选题第3题)(2006年单选题第3题),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依赖于实践,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
典型真题
(2005年单选题第3题)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C】
(2006年单选题第3题)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D】
实践和认识相互作用,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理论的作用则相反。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看成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虽然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把认识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其严重缺陷,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2007年分析题第34题);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人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典型真题
(2007年分析题第34题)成仿吾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成仿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与其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个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的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老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并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官,有人能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象”,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一步深化和提高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一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猜你喜欢
-
- 03-092016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节选(3)
- 03-092015年考研政治材料题考前押题:核心价值观
- 03-09考研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章节习题(4)
- 03-092015年考研政治章节练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 03-092017年考研政治考前冲刺试题第九套
- 03-082019年考研计算机基础试题(14)
- 03-082019考研政治史纲模拟题及答案之洋务运动
- 03-082019年医学考研药理学备考练习题(6)
- 03-092017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析题(2)
- 03-092015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