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练习试题及答案:唯物史观
答案见最后两页
唯物史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的上层建筑D.地理环境
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D.三者的统一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C.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现存的种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C.符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5.判断一种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
A.它是否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B.它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它是否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
D.它是否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6.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在于:
A.社会意识不是人对于自然的意识,而是人对于社会生活的意识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全部意识现象的抽象,因而是永恒不变的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7.生产方式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8.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社会心理
B.自然科学、语言学和普遍逻辑学等
C.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D.群体意识
9.在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各种条件中,具有决定性的条件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文化水平
C.传统观念 D.科学技术水平
10.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然得出:
A.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结论
B.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结论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结论
D.人人创造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创造了人”,基本根据在于:
A.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
B.劳动创造生产工具使猿手变成人手
C.劳动推动语言的生产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
C.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
D.它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特点
E.它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
A.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
B.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的精神生活,唯心史观则相反
C.唯心史观认为人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唯物史观则认为思想动机背后还有物质根源
D.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唯心史观则否认发展的规律性
E.唯物史观否认社会意识的作用,唯心史观则相反。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客观性的生产方式
B.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
C.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社会运动和人的意识无关
E.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6.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办法是:
A.在社会主义制度外“自我解决”
B.实行“自我完善”、“自我改革”
C.通过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D.建立不同于社会主义的另一种社会制度
E.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体制方面的改革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E.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8.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
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
D.青铜器代替石制工具
E.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9.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群众的一切意见都要遵从
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
E.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10.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1.目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发生革命,是因为:
A.已不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
B.没有形成革命的客观形势
C.革命的主观条件尚不成熟
D.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不再发生革命
E.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暂时掩盖了雇佣劳动制度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
12.社会革命的作用在于:
A.它是历史的火车头
B.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
C.它能代替生产力的发展
D.它能代替科学文化的进步
E.它可以更大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13.宗教的特点是:
A.宗教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阶级社会
B.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反映
C.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D.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同人类社会共存亡
E.宗教是粗俗的唯心主义。
14.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A.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E.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16.历史人物在历史上起的显著作用表现为:
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B.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
C.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任务的性质
D.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事件发展的根本方向
E.历史人物是历史过程的影响者
(三)辨析题: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6.在我国现阶段,已消灭了剥削阶级制度,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因此, 不存在阶级斗争了。
7.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因此,人民群众是一个阶级范畴
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简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 .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
5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6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如何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特点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2.试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3.怎样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统一?
4.试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5.试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后阶级斗争的特点。
(六)材料分析题:
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材料1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死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2
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
材料3
邓小平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又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 ‘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2.3卷
请回答:
(1)材料1的中心思想。
(2)材料2的中心思想。
(3)材料3的中心思想。
(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摘自恩格所《自然辩证法》
材料3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盂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A;5.B;6.C;7.C;8.C;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E;3.ABCD;4.ACDE;5.ABC;6.BE;7.BDE;8.BC;9.ACD;10.DE;11.AB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是体现了先进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
② 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并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因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③ 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要同社会主义现行政策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辩证统一。
3.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生产力要求变革的只是与其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对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不仅不要求变革,而且还要求巩固。只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才应变革生产关系。
4.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① 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看其公有化程度高低,而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状况。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即使公有化程度低一些,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即使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很高,不能适应生产力状况,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 看一种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个观点把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高低看成是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因而是错误的。
5.此观点不全面。 因为:
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它所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变生产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② 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认为改革只是发展生产力是不全面的。
6.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但由于还存在着剥削制度的残余的影响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影响,还存在着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由于在国内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因此,阶级斗争还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认为我国现阶段已不存在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错误观点。
7.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① 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但人民群众不是一个阶级范畴,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和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反之,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则不属于人民群众。可见,人民群众不是专指哪一个阶级,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所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② 这个观点没有认清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范畴,而不是阶级范畴,把两个不同的范畴混同在一起,因而是错误的。
8.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人民群众虽然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如: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限制和制约。同时,还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状况(如:阶级属性、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组织程度等)的影响。
(四)简答题: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本身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不断更替的历史。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体现着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一个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所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对生产力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是一个从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的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正是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使生产方式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经济基础而产生。它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特殊表现。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产生,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b.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确立和巩固又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社会化大生产,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基本适合其经济基础。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觉调整和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一定完全同步。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的各种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落实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地阻碍作用。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因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革命来实现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五)论述题:
1.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是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
②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相适应的情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方面还存在着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还存在着某些制度与环节的缺陷,如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的某些环节还不完善,管理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
③上述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来解决,无产阶级政党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领导群众通过调整、改革和发展等方法,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弊端和薄弱环节,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④改革必须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检验一切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分别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是人类在一定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的总和。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精神文明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包括科学、教育、文化水平和理想、信念、道德、风尚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物质文明的特点决定精神文明的特点;物质文明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展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具有反作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总之,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目标,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特征,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能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自觉抵制和消除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剥削思想的影响,纠正不正之风,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是统一的。这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改革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变革社会制度的种种实践活动实现的,这些实践活动又是人民群众不断地追求自己目的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是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基础的。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能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下,在已有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条件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如果不顾这些条件,超越这些条件许可的范围,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就不能进行,就要遭到失败。
③客观存在的历史条件既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基础,又使他们的这种活动受到制约。也就是说,既使他们的能动性得以发挥,又使他们的能动性受到制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突破限制,又不断受到新的限制。因此,从发展来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能动性是无限的,但在某一历史阶段,这种活动却又是有限的。
④只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就会保守消极;只看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作用,忽视历史规律,就会急躁冒进。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4.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党的现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的客观规律提出来的。
(一)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①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社会基本矛盾主要地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一改造完成之后,社会基本矛盾则主要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已经由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党的工作重心应当及时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要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成熟和完善,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它赖以巩固和完善的社会物质基础。为达此目的,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即把经济建设从注重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外延地扩大再生产,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内涵地扩大再生产。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上是适合的,它不需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三)坚持改革开放,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的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改革的必然性、性质、对象、任务和方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虽然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但还始终存在着矛盾,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解决。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决定了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改革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也决定改革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是新质的不断积累和旧质的逐渐消亡的渐进过程,渐进过程中的质变是非爆发式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保持一个国内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改革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波浪式向前发展。
5.①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就是人民同这些敌对分子的斗争。
②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有着不同于过去斗争的新特点:A.从对象和内容上说,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不象过去那样,是劳动人民向完整的剥削阶级进行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斗争,而是同少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之间的斗争。B.从地位上说,过去的阶级斗争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现在已不是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要从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重心。C.从斗争的形式上说,过去的阶级斗争是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现在则主要是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反社会主义分子作斗争,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处理一切犯罪活动。D.从发展趋势上说,虽然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但总的趋势不是越来越尖锐,而是逐渐削弱、缓和、直至最终消灭。
③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精神准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既防止与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又要防止与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
(六)材料分析题:
1.(l)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1)材料1的中心思想是以生产力为出发点,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材料2的中心思想是明确提出以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及其程度作为判断一切政党的政策好坏的根本标准。
(3)材料3的中心思想是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物质根源,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锐利武器。
3.(1)盂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猜你喜欢
-
- 03-092016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名师解析(五)
- 03-092012年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3)
- 03-082019考研政治专项练习题-多选题(101-200)
- 03-092017年考研英语翻译训练:春晚
- 03-092015年考研《心理学》专项练习:单选题5
- 03-092016年考研植物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2
- 03-092014年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三)
- 03-092016年考研英语作文精选试题演练(1)
- 03-092017年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十)
- 03-092017年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冲刺模拟训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