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2011陈先奎政治理论精讲30题(三)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0:39:31  作者: 匿名 

第11题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

思考角度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请分析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论依据、客观依据,并且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怎样贯彻执行,应该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答案要点」

(1)理论依据。

一方面,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直接得出的重要结论。发展是“三个代表”的思想主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是落实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等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2)客观依据。

第一,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

第二,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第三,进入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不发展就没有出路。

第四,是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第五,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3)贯彻执行的主要措施。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力求不断地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第二,关键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第五,坚持“四个尊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心全意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主体。

(4)相互关系。

第一,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第二,发展经济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

第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思考角度二请分析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并且说明深化改革、解决好就业问题、治理经济过热是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

「答案要点」

(1)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第一,改革是动力,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三,稳定是前提,是保证,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也办不成;

第四,要按照统筹兼顾的精神,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2)深化改革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要环节:①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旧体制的弊端没有完全根除,新体制的固有矛盾已经开始暴露,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性障碍;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按照统筹兼顾的精神,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③深化改革搞好了,发展就有动力,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能达到社会稳定,改革发展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可以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3)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要环节: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最广大人民基本利益;是关系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②党中央长期以来高度关注就业问题,把就业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强调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和扩大就业相结合,要求各级领导把扩大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千方百计解决好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③这就是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就业问题解决好了,人民利益得到维护、实现和发展,也就达到了社会稳定,改革也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可以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4)解决好经济过热问题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环节:①钢铁、水泥、电解铝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经济过热,是涉及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隐患,煤、油、电运高度紧张,资源、能源短缺更为突出,长此以往,将无以为继。②党中央国务院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一方面治理经济过热,一方面推进农业、服务业包括重化工业中的优质企业、优质项目加快发展,冷热兼治,使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资源、能源的“节约型”经济开始启动,避免了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③只要能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就奠定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为深化改革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国家就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集中更多的物力和财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贫富差距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就会更加有力地支持改革发展,就可以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思考角度三根据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关思想,分析怎样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答案要点」

(1)按照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关思想,一是要以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矛盾普遍存在的客观性、规律性,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到处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矛盾。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正在重新分化组合,是各种社会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发期,如贫富差距、腐败问题、失业问题、新旧观念碰撞等,能否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局,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考验。

(2)毛泽东特别强调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突出要求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看到,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各种利益矛盾日益复杂,但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基本着眼点是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

(3)毛泽东强调,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性质的方法去解决。当年毛泽东强调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当前党中央强调用民主的方法、法制的方法、深化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年毛泽东强调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办事,当前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兼顾的精神,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体现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4)必须指出的是,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忽略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联系。应该看到,从根本上讲,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直接实现。解决之道,关键在于发展经济,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正确处理种种人民内部矛盾创造物质基础。不解决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活这一主要矛盾,是解决基础所有社会矛盾的关键。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但工人阶级已经上升为矛盾主要方面,能否满足人民需要的问题已经开始突出出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提出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正确的。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从根本上讲是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是上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了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使发展经济,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谋发展,这是符合实际的正确选择。

思考角度四分析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并且说明其哲学依据

「答案要点」

(1)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要使“社会更加和谐”。

(2)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起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3)所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处于有序和协调发展的状态,既稳定有序,又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达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伟大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巩固党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共产党执政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四个尊重),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而又团结一致地前进,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第三,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第四,必须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建设、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维护和实现。

(6)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讲,第一,和谐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合乎逻辑和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矛盾统一体状态。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同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可能发展进步。所以,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的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

第二,和谐又以矛盾的多样性存在为前提,只有多样性的共存而达到均衡,才能形成和谐。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才是充满生机、活力和创造的和谐;当然,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当前中国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汲取中外文化重构中华民族文化,又形成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最为多样化的和谐状态,也是最有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状态。

第三,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子系统内部也必须和谐,中国大系统与外部环境也必须和谐,因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为中国处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全球化的世界社会之中。

  思考角度五2004年治理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哲学分析

「答案要点」

(1)2004年的宏观调控以总量控制为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服务,“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哲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分析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既要关注一般性问题,又要针对特殊性环节,以不同方法处理个别的特殊的问题,这与“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是完全一致的。

(2)2004年的宏观调控缓行1998年我国为应付亚洲金融危机、治理通货紧缩问题而采取的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标志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方针,从2002年1500亿国债规模,到2003年的1400亿,再降为2004年的1100亿,再到2005年明确“双稳健”政策,从积极财政政策转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政策转向。

(3)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存在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质变必须以一定的量变为基础,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不断增发国债、扩大投资需求、实施投资拉动为标志,2002年1500亿国债规模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逐渐淡出的过程,逐渐减发国债,直到2005年明确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达到质变,即由积极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年即使安排500亿的建设国债,也不是用于经济建设项目和拉动投资需求,而是用于教育、科学、社保等社会事业建设,投资方向根本不同,是在新质基础上量的扩张。

(4)2004年宏观调控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构点,又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创造主体,又是创造成果享有者,所以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民利益为本,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思考角度六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国治理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严重不足表明相关生产链、产业链上的实物补偿得不到实现,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严重不足,就会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原理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做的具体分析,但却包含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再生产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要与社会总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总量相一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必须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等等。

(4)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过热现象就是由于忽视了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原理。其主要表现为煤、油、电运高度紧张和重要生产资料严重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两大部类结构性失衡日趋严重。因此,应当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对我国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思考角度七结合2004年我国治理经济过热的实践,说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并且提出实现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主要措施

「答案要点」

(1)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粗放型增长强调增加投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依托资源、能源的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节约型增长强调以效益质量为中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第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提高,在优美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要求;

第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粗放型增长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程,但从根本上看,服务业滞后、农业薄弱、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超常发展,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尽管我们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和发展成本巨大,我们创造的GDP相当于世界4%多一点,但消耗的各类国内外资源都占世界总资源消耗的25%以上,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矿产消耗大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同时,我国虽然2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但却存在着对投资拉动的过渡依赖,多年来投资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实属罕见,导致技术进步慢、投入产出低、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特别突出,如果不转变此种破坏性“高速增长”模式,中国的资金、技术、资源、环境等条件必将难以支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将很快陷入资源枯竭后而失去发展源泉的困境;

第四,增加国际竞争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仅是数量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科技和效率、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3)转变增长方式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其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形成自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提高科技贡献率;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有利于形成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追求数量、片面发展高耗的重化产业,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增加产出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质量、发展低耗产业和以效益为中心上来,质量和效益上去了,发展才有后劲,才能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道路。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压缩重化产业的资金和信贷投放;

第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第三,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耗对经济拉动作用;

第四,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全面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思考角度八结合2004年我国治理经济过热的实践,分析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答案要点」

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以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量的扩张解决短缺矛盾,许多问题都与结构不合理有关:“三农”问题主要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低直接与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就业矛盾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三产业发生滞后等。

(1)十六大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做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格局,这也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新世纪发展要有新思路,新思路的核心就是以结构调整促发展,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

(2)在2004年经济过热的主要问题中,从根本上讲属于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即第三产业滞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薄弱,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超常发展,城镇化过多过快、侵吞农业耕地、损害农民利益、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造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部门之间、增长与环境之间、投资与消费之间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结构失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和持续发展。

(3)2004年的宏观调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是结构性的调整,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结构性调整对结构失衡问题,根据地区、行业和领域的不同特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盲目发展,另一方面重点强化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行业,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水利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即使对钢铁、水泥等过度投资的行业,也不搞“一刀切”,而是只压那些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和落后的工艺设备,同时又批准上海宝钢、湖北武钢等优质钢铁项目,以优化结构推动增长方式转变,为提高效益和质量服务。

(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措施是: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

第二,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第三,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当前我国农业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04年出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放、农民增收”的好势头,“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三农”工作的关键是寻求新的农民收入增长点;

第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必须有效地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城乡关系,结合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保持节约土地的要求合理地把握城镇化进程,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

第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互补新格局。

第12题 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思考角度一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代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一体化,并起先导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重要的推动力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的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第一位的人力资源。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程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决定着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劳动方式;不仅使生产力在量上增加,而且还促使其发生质上的飞跃;不仅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还推动着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占突出地位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功能。因此,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所作出的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不仅如此,它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2)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3)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4)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技和教育入手。(5)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6)要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因此,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思考角度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答案要点」

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思考角度三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分析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要性,并且提出具体措施

「答案要点」

确立的依据:(1)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理论依据)

(2)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以上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竞争。

具体措施:(1)要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把科教兴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3)加大政府的投入;

(4)推动社会的教育投资;

(5)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实行救助制度,把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结合起来。

思考角度四科技发展与社会问题。黑网吧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说明科学主义给我们也带来了灾难

「答案要点」

科学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种潮流。科学主义推崇实证,只承认实证科学,否认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存在的合理性,因而是一种把实证科学片面化了的理论。

之所以有黑网吧的存在并且成为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主要就是因为没有看到上网这门科学技术对青少年的负面作用,从而混淆了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则是一种求真务实批判的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全面的精神,与科学主义的片面性不是一回事。

发扬科学精神是当前时代的要求,而科学主义则把关于科学的理论引向片面,因此科学主义不是主张全面发扬科学精神的理论。我们要坚持科学精神,大胆利用网吧,又要抛弃科学主义意识,对新的网络社会、网络生活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把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科学技术的优越性相结合,防止和克服科技应用中的消极后果,充分发挥科技应用的积极作用。

  思考角度五下面是科学技术应用与我国科教兴国实践的一组材料

材料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材料3

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思考角度六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伴随着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虽然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都是在相互学习和吸收对方的长处中减少差异,向中间状态靠扰,最终融合成为一种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新型社会经济制度。请根据唯物史观对以上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准,准确地讲,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结合决定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更的主要方面,其中生产关系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方面,包括科技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动力,科技还日益成为第一动力。但是,在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之前,在生产关系面对生产力发展还可以自我调整之前,这个社会形态就不会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2)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前提下,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对判断不同类型的社会,区别各种不同的经济时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失的社会的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但不能由此否定生产关系的标志性意义。

(3)上述观点割裂科学技术水平与社会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割裂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从而强

调以科学技术水平为标准所划分的“非资非社”的所谓技术社会形态片面地取代以生产关系为标准所划分的社会经济形态,鼓吹“趋同论”,抹杀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制度因素的根本区别,其哲学基础是唯心史观,以“技术至上论”把科技进步绝对化,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割裂开来,背离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的唯物史观。

第13题 正确处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相互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思考角度一“剩余品”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实质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的实质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实际上是同一个内容,二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此做出概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要说明的是这一关系体现了人们相互之间一种怎样的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所有制下人们会形成怎样的经济利益关系。

(2)任何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都包含着所有制的主体对生产资料拥有的所有权,以及由此

派生的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不同所有制的本质区别是在于“剩余”(这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归属上。“剩余”归属于公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体现。

(3)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这一本质特征,就能够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各种私有制区

别开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把握这一标准不仅能够认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本质,而且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经济关系也能够科学地把握。

(4)股份制不是一种所有制形式,只是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

可以用。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股东是私人或私有制企业,“剩余”归私人占有,那就是私有制。如果股东是国家或集体,“剩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那就是公有制。如果股东既有私人,又有国家和集体,那就是混合所有制。

思考角度二公有制的科学内涵与确立依据

「答案要点」

(1)公有制的内涵: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对自身否定的结果;第二,是一种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进行劳动,并且共同占有劳动成果;第三,是由全体劳动者组成的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依据: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为只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控制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只有实行公有制,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才能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人;才能具有按劳分配的必要条件。第二,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与特征,是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的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思考角度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答案要点」

(1)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本质,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反映的是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公有制实现形式则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的体现,适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有助于公有制的完善。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适应它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里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不仅是指生产力落后,而且还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落后。我们探寻合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为了有效地消除落后,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适应它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就是为了更好地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公有制经济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使多种生产要素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状况决定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我国公有制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类型各异,它们在所处行业和地区的地位不同,决定国家对它们经营目标的要求也不相同,从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必然多样化。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股份制是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可以包容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股份制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由国家和集体掌握控股权。它有利于公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的作用。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融合作制和股份制为一体的企业制度,是实行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其特征主要有:(1)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企业中有一定比例的属于职工集体所有的财产;(3)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时采取一人一票制;(4)共同分配劳动成果,税后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劳动群众在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的实行可以使各入股者自觉关心资产的运营效果,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

思考角度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答案要点」

现阶段确立这一经济制度,是我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

第五,确立这些基本制度是根据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

思考角度五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相互关系

(1)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然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答案要点」

(1)公有制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利保障,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要,扩大就业渠道、扩大内需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共同发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新发展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这两个“毫不动摇”,如果只讲一面而不讲另一面,就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建不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上述论调脱离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僵化的教条的观点。这种论调的实质就是要否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从而否定了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思考角度五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相互关系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应该公平竞争,不应该规定谁为主体

「答案要点」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都可以运用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于来解答。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特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2)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要,扩大就业渠道,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各种所有制关系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把两个“坚定不移”统一起来,如果只讲一面,不讲另一面,就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析改错题的三个步骤

步骤①错误原因

步骤②错误的性质

步骤③错误的实质和危害

角度1错误分析:上述论调离开“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僵化教条观点;否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就否定了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角度2错误分析:上述论调离开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各种所有制的公平竞争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自由化观点;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

思考角度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二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答案要点」

(1)剩余品归属于公有,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认识,只涉及生产关系的问题,目的在于以剩余品的不同归属作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区别标准。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整个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包含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本身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把握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在认识上的深化。因为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具体分析,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深化。总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社会主义本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又具有内在的联系。

思考角度七请分析基本经济制度中所包含的所有制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构成

「答案要点」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构成成分多元化的特征。

(2)在基本经济制度的多元构成成分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即所有制结构的性质问题;二是所有制结构的构成问题,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所有制经济。

(3)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即谁为主体,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所有制结构的构成,即单一还是多元所有制成分,决定着基本经济制度能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而是由包括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元经济成分共同构成的。在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分的多元化,不仅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性质,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4)在所有制结构构成问题上,不能片面追求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也不能把各种非公有制看作异己的与社会主义对立的力量,而应该都看作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在所有制结构性质问题上,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抹煞更不能颠倒主体和非主体关系,也不能机械地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即不只是局限于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应该是: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着力点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在这个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在微观上,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经济成分掌握控股权是公有制主体地位新的表现和新的特点。

思考角度八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的性质分析

「答案要点」

(1)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范围内的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构成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发展私营经济符合初级阶段的实际,又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不应该把私营经济排斥于基本经济制度之外。

(3)私营企业主与其他社会新阶层一样,以生产要素和复杂劳动两种形式参与社会主义财富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国家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5)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人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依法征收和征用私人财产,但必须依法作出赔偿。

思考角度九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但有人认为:国有企业无法做到产权明晰。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要点」

(1)产权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出现的经济范畴。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

,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等权利。现代意义上的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对各类财产的所有权及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对物的所有权及相关权利)、债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股权(对股份、股票等财产的所有权及相关权利)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

(2)产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独立性,产权主体拥有自主运用产权的权利;二是排他性

,产权受到法律保护不可侵犯;三是流动性,产权主体可以通过产权流动、重组,谋取产权收益最大化;四是可分性,产权所包含的一组权利可分割组合使用。

(3)产权和所有制有密切关系又不完全相同。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等归个人、阶级、集团或

社会所有的制度。在所有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关系或财产关系的法律形式——财产所有权。因此可以说,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4)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企

业的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建立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也是理顺国家与企业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5)我国的《公司法》都对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这一界定,为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首先,界定了出资者的所有权。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其他任何人(包括法人)都不能对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这是理顺产权关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其次,界定了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这里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就其内容来说,包含着企业对自己法人财产的所有权,以及

其他的各项权利: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可见,那种认为国有企业无法做到产权明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思考角度十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的分岐所在

「答案要点」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是,在公有制占据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2)所谓产权,简单的讲就是对财产或资产的权利。从内容上来看,产权包含两种权利,财产的所有权和对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等行为权利。其中,财产的所有权反映财产的最终归属关系,是产权的基础。其他的权利都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通常叫做财产的使用权。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新自由主义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清楚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而产权初始界定清晰也就是界定到自然人,也就是“私有”,只有私有制才能带来高效率。

(4)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使许多人陷入“一卖就灵”、“一私就灵”、“一股就灵”的误区,国有产权的私有化必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冲击社会主义公有制,出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失误。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矛盾,违背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

思考角度十一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混合经济

「答案要点」

(1)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断,突破了将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拘泥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传统观点,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形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历史必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联合、重组和流动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越发达,不同资本间的重组和融合就会越频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以,应该突破传统所有制的界限,实现不同所有制的相互融合和合作。

(3)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搞好国有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需要。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融合,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其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国有产权的流动、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有利于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本,有效放大公有资本对其他资本的辐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通过参股公有制经济,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可以使民营企业克服自身管理模式的局限,并为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思考角度十二试析国有企业改革与“朗顾之争”

「答案要点」

(1)国企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许多的问题。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是“朗顾之争”的缘起。朗咸平提出,目前应该停止盛行的管理层收购,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他认为,整个产权改革中存在两大焦点:第一,产权不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把产权结构改制作为解决国企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危险的;第二,我们不存在国有企业所有人的缺位问题,我们面临的是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问题。

(2)反对朗咸平的一方则认为,国企产权改革中确实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但不应该夸大,以国有资产流失为理由来终止国企产权改革是不允许的。他们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最大的原因在于国资交易不公开、不竞争,这与改制的类型“内部型改制”有关。也会受到其他特定经济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因素影响。回避产权问题,仅在经营权上做文章是靠不住的。而朗咸平的结论恰恰印证了“国退民进”的必要性,他实际上宣示了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难以长期搞好,除产权改革私有化以外,别无出路。

(3)“朗顾之争”反映出国有企业改革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如不改制,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但盲目产权改革,由于缺乏完善制度的支撑和经验,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而这一争论的背后,带出来的是更为严峻的话题:国有企业还改不改,怎么改?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即理顺企业中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健全的现代产权制度,要坚持国企改革又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改革国企产权结构又要保持国有产权的控制力。

  第14题 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思考角度一如何理解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答案要点」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前者意味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后者标志着社会交往和人的解放的高度和深度。

(2)商品经济到封建社会末期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但只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关系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是资本主义发挥反封建历史进步作用并取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条件。即使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仍然是肃清封建主义遗留的必要条件。

(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商品经济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使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成为必要,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而在生产技术进步推动下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提高人类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又导致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推动生产社会化和工业现代化,最终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思考角度二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试运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竞争的长期性和必然性

「答案要点」

(1)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趋势,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中不断顽强地表现出来。

(2)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第一次自我“扬弃”。由于它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缓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现了以电、电机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为生产资本的迅速集中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到垄断阶段。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又一次自我“扬弃”,容纳了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和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生产社会化在全球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也加快了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限度内的不断调整,一方面推动着生产社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明它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在不自觉地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着物质条件,表现出它离社会主义门槛越来越近。由于资本主义所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必须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灭亡和它被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取代,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消灭剥削制度,战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富裕,也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思考角度三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同样的经济体制;同样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

「答案要点」

(1)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反映着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该社会的基本制度。

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2)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是不同层面的范畴。经济体制的选择,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关键因素。

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

思考角度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主要创新

「答案要点」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以后又发展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第一,强调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可以在各种社会制度形态下存在并且不会改变社会制度的性质;

第二,强调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只有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才能健康发展;

第三,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第四,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特征的传统观念,肯定指导性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形式。

  思考角度五(1)怎样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答案要点」

(1)市场机制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这就把市场机制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剥离出来,从而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姻在理论上开辟了道路。

(2)但是,既然市场机制是中性的,为什么还要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呢?对此要明确:

第一,社会制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所有制的不同,即取决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与市场的多少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不是区别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别。

第二,但是,市场经济又不是超历史的,总是存在于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制度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市场经济既反映市场机制与运行的一般性,又反映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特殊性经济关系和特殊性经济要求。

第三,市场经济的性质,内容是各不相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有:

第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要求经济关系的自觉性,非公有制经济倾向于自发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相互补充,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效分配发挥市场作用,注重效率,再分配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注重公平;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基础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调控具有更好的制度基础,可以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长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合理,更有效。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配置作用。

思考角度五(2)有人主张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市场经济,请对此加以辨析

「答案要点」

(1)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的基础,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必须发挥而不能取消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中,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2)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成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是否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不是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当作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既定的基本制度基础上,而当作所谓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3)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不存在抽象的超历史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都与一定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相结合。上述观点实质上是否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规定性。

  思考角度五(3)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创新

「答案要点」

第一,强调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第二,强调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比计划经济更高的经济效率;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思考角度六在市场机制中,核心是价格机制

「答案要点」

(1)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实际上是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要求的外在表现。其中在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机制。

(2)这是因为,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通过价格来表现的,价格是否与价值相符,直接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经济利益。所以,价格的变动又直接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正是由于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都要通过价格来实现,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格下进行的。可以说,离开了价格要素,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发挥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研究市场机制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研究价格。

  思考角度七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运行

「答案要点」

(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必须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式,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普遍运用的。从宏观上说,运用计划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是通过政府的作用,以对客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和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为依据,自觉地对经济活动作出的安排。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综合作用的市场机制自发地作用于经济活动。这两种方式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它们客观地存在于现代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2)计划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反映了人们在对客观事物准确认识基础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对经济活动做出的自觉的安排。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长处主要表现在:能够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以保证经济的协调运行;能够从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能够合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计划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难以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容易产生产需之间的脱节;难以协调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和缺乏活力的现象。因此,计划发挥作用的优势是在宏观领域,表现为对经济总量和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

(3)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自发作用,是经济活动内在机制的作用过程。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长处主要表现在: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率较高的环节中去;能够给微观经济主体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能够使经济活动对各种信号作出灵敏的反映,实现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及时协调。市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难以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因此,市场发挥作用的优势是在微观领域,表现为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能够进行有效的调节。

(4)根据计划与市场各自具有的特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并使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自发调节。一般地说,凡是能够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应该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的范围应限于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征,也要求政府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

思考角度八有人认为,由于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上升期,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一些行业的快速增长是有市场需求支撑的;而且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即使出现一些重复建设,市场也会自动调节,不需要政府主动进行调控。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并且说明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1)从理论上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使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一个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一个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两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

(2)从实践上看,2004年伊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最突出的一是粮食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二是投资问题,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度扩张。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万亿元,增长26.7%,2004年一季度又增长43%,尤其是部分行业投资增势强劲,结构矛盾突出。2003年钢铁、水泥投资分别增长92.6%和121.9%,2004年一季度又分别增长了107.2%和101.4%.更为严重的是,在总量扩张的同时,结构并没有改善。不仅已经关闭的小钢厂恢复生产,而且又新上了一批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的项目。还应该看到,投资膨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

由于投资增长过猛,使得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更为突出:一是投资膨胀助长了信贷规模过度扩张,信贷扩张反过来又推动投资更快增长,二者互为因果,互相推动;二是投资膨胀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三是投资膨胀,煤、油、电、运紧张,又拉动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加大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

以上情况突出说明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根据以上情况,中央强调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果断有力、适时发展、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第一,实施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第三,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第四,减少或取消农业税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等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推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第四,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金利率;第六,严格市场准入,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这次宏观调控的特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宏观调控;第二,是具有预见性的宏观调控;第三,是把握全局,区别对待、有抑有扬、冷热兼治的宏观调控;第四,是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立足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宏观调控;第五,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宏观调控。

思考角度九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

「答案要点」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

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主要有:①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要解决好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问题,由于市场本身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由社会来解决这一问题;②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问题已不是企业、个人和家庭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只有依靠社会的力量,形成一种社会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始终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既要做到变,同时也要做到稳定,把变和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最大限度地把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发展的速度同改革、发展方案的稳妥、协调以及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

(3)尽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①建立

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的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关系到他们的日子过得是否安心,能否真正过上小康生活,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应对新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

(4)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建立现代社会的保障制度应该具有以下的基本

特征:①必须把社会保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②必须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先尽义务,后享受权利;③必须确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保障资金的原则。

(5)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应该

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第15题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共存于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思考角度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共存的客观依据

「答案要点」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体现的所有制结构要求与之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因为分配方式是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同时分配方式又是所有制的实现。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按照市场原则对个人收入进行分配。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具有商品性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其所有的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应该取得一定的收益。同时,在市场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营方式,也要求有相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3)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是唯一的个人收入分配形式,虽然突出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却忽略了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从分配角度来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确立,不仅是分配制度的变革,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4)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实际上只把个人作为一个劳动者来对待,不承认他作为一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地位和作用,大大限制了个人作为经济主体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能起的作用,也使个人收入增长受到极大限制,从分配的角度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增长。所以,对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际上体现了把与个人既作为一个劳动者,又作为一个生产要素所有者,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长的潜力。

思考角度二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有人认为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是以各种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所做出的实际贡献为基础的。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要点」

(1)这一观点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两个不同范畴的本质区别。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唯一性。价值分配同价值创造不具有直接联系。

(2)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是由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如封建主与农民的分配关系与封建土地制度联系在一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资本私有制又决定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实行的是一种按劳动力价值和按资本分配的关系。这些不同的分配关系与价值创造没有内在联系。

(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也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为按劳分配并不是劳动者得到他创造的全部价值,而只是得到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不了按劳分配问题。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是按照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来进行分配,按照生产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中的贡献进行分配,是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及其收益权的认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能成为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依据,也不能否定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唯一性。

  思考角度三“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答案要点」

(1)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诸生产要素中,资本是非劳动要素。技术本身也是非

生产要素,但技术工作或技术工作者的劳动,属于劳动要素。技术劳动与管理劳动,同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劳动一起,都属于生产商品和价值的生产劳动。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但是,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土地、工人的劳动、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在商品生产中既创造财富,也创造新价值。

(2)原材料等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相结合生

产出使用价值,即社会财富。因此,“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价值创造而言,劳动者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因此,要把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区别开来。

思考角度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否意味着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答案要点」

(1)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但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工人的劳动、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在商品生产中既创造财富,也创造新价值。但资本作为非劳动要素,无论是货币资本或生产资本,虽然也是生产价值与财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里所说的“贡献”是指生产财富即创造使用价值的贡献。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但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因此,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不能理解为与劳动一样,也是价值的源泉,而是指它在生产财富中的贡献。

(3)劳动价值论并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既然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就要承认和保护它的资本和一切生产资料的私有权。这种私有权就必然要求在经济上获得实现。投入资本,要求获得回报。利润就是资本要素的回报,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可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根据。我们前面已说明了决定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和主要根据,并没有涉及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还不能消除而是需要保存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商品生产中,劳动依然形成价值。但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根据,依然不是劳动价值论。只是在按劳分配的操作过程中,要与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多少相联系。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也不能保证按劳分配方式的必然贯彻实行。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者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动力;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

思考角度五请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启示

「答案要点」

首先,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我们深化了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1)不仅生产线上的工人的劳动在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也在创造价值,并且他们的劳动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日益突出。

(2)不仅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在创造价值,某些非物质部门生产领域甚至精神财富生产领域中从业者的劳动也在创造价值。

其次,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对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启示在于:

(1)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社会主义生产中,既要肯定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是人类劳动,又要看到创造价值与创造财富是有区别的,财富的生产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土地,设备,原材料都参与财富制造,但劳动创造价值却具有唯一性。

(2)既然生产要素也是社会财富的源泉,那么作为财产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也应该参与社会财富分配,这就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思考角度六怎样理解和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答案要点」

效率优先,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不仅要衡量投入的劳动量,更应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其他分配方式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相联系。

兼顾公平,就是在适当分配中拉开差距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到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照顾最广大职工的利益,从而保证效率的实现。

效率优先,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兼顾公平有利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别悬殊。初步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意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在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扩大不仅是市场机制造成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平的目标,既要解决由市场机制带来的问题,又要解决由市场机制不完善而带来的问题。具体措施是:

第一,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产生社会不公平的因素,更要强调社会公平是建立在高效率和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共同贫穷基础上的公平。

第二,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收入差距不再过分悬殊,其中政府再分配注重公平是最主要的途径。

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基本保障方面为社会公平提供保证。

  思考角度七个别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天然组成部分

「答案要点」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不同商品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是长短不一的。一种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各类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决定的。一般说来,中等生产条件的生产者总是占大多数,中等生产率条件下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与这个平均数最为接近,甚至有可能相等,因而可以说商品价值是由中等生产率条件下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3)由此可见,个别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基础,但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

  思考角度八由于生产率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而,一个企业只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降低商品的价值

「答案要点」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和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

(2)部门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某种商品的部门单位劳动时间平均生产的商品数量,可用公式表达为: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是部门单位劳动时间平均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也就是单位价值量所包含的商品数量增加;这个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单位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减少。因此,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会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3)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企业单位劳动时间平均生产的商品数量,可用公式表达为:在假定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因此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会改变商品的价值量。在这种条件下,一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个别企业单位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因而形成更多的价值量。

思考角度九当前我国所谓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实际上就是两极分化

「答案要点」

两极分化并不是简单地以贫富差距来衡量,而是具有特定的含义:一是指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即少数人占有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从而进行剥削,而大部分人因丧失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它从本质上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二是贫困与富裕的对立,即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富者越来越富,另一方面是贫困的积累,贫者越来越贫。可见,两极分化不仅指人们对社会财富占有的悬殊,而且是同阶级剥削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思考角度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四个尊重”和“四个创造”的方针

「答案要点」

(1)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2002年十六大继承发扬这一思想,郑重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这要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在此基础上,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四个尊重”,而且强调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2)“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尊重劳动必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邓小平关于“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江泽民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都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3)尊重劳动,必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新形态,新特点,按照“四个尊重”的基本观念,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各类劳动者各尽其能、各得其所,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政策。

(4)尊重劳动,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和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5)全面贯彻“四个尊重”,必须鼓励创新,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破除各种束缚发展和创造的障碍,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营造一个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使各种生产要素都投入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