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阅读精选

考研政治

  • 2013年考研政治毛概:超清晰一天背完(3)
    03-09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毛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心议题:①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撤销陈的书记),②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

  • 2013年考研政治毛概:超清晰一天背完(2)
    03-09

    4.中共四大――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等20人。 主要中心议题: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 历史功绩: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②大

  • 2013年考研政治毛概:超清晰一天背完(1)
    03-09

    1. 中共一大――1921年7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2. 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和 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 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 最低纲领 和 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

  • 2013年考研政治备考把握客观题命题指向
    03-09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唯一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其在考查时要求考生准确认知其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事件、会议、著作及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这是其客观题的重要命题指向。具体而言: 第一,认清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所谓基本国情,包括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基本特点、中心任务等。 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可以分为三段:从18

  • 2013年考研政治重要理论精选50题汇总
    03-09

    (1)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及典型观点。 (2)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与哲学的物质观的联系和区别。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和整体观的代表观点及其理解。 (5)试述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及其方法沦意义,并结合党的十—届三中会个的历史功绩说明抓主要矛盾对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意义。 (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

  • 2013年考研政治指导马哲部分必知40个知识点总结
    03-09

    马哲必备40理论知识点: 1、物质与运动的含义、关系及意义 2、运动与静止的含义、关系及意义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4、实践的含义及意义 5、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6、实践的结构 7、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原理 8、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1、唯特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 1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

  • 2013年考研政治指导毛概知识点总结
    03-09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最早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 《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借鉴苏联,走自己的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 《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求

  • 2013年考研政治指导毛中特考点总结
    03-09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整个政治试卷占分值是30分,在整个政治科目的分量可见一斑,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一是与现实热点结合紧密;二是考查的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即在冲刺最后20天通过突击是卓有成效的。因此,在考研政治最后一搏的时刻,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复习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上积极行动起来。为帮助考生迅速锁定考点,将重点考点梳理如下: 1、毛泽东思想内涵。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

  • 2013年考研政治指导马原考点总结
    03-09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极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矛盾分析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质变/度;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于联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4、实践与认识。

  • 2013年考研政治指导近代史纲要考点总结
    03-09

    1、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今年是建党90周年,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曾经有两段话是针对这一章内容的。胡锦涛说:“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

  • 上页
    202 / 540页
    下页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