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后进行过两次革命:一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就是通过改革开放,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课题,但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坚持大致相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脉相承又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以下变化:(1)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3)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对策,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4)各种思想文
科学发展观(此知识点为修订知识点)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深入阐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是马哲和马政经两科综合起来的科目。一般,这两科出政治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而这两部分又是政治最难的两部分,因为它包含很多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的原理性的知识。因此,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分析题是一个很难攻破的“大难“。如何做好马原的分析题呢,大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专家为大家总结以下三大技巧—— 1. 马原分析题答题的万能框架 首先:阅读材料,分析出题者选用材料的意图,正确寻找材料与原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建设的速度、规模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l955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冒进情绪。周恩来、刘少奇等提出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反对冒进。l956年5月,中央全会提出经济建设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绸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主张。同年的中共八大把这一主张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写入了l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为以后历次宪法所肯定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此知识点为修订知识点)1.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因素在1956年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在报告中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任务,强调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现在我们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革技术的命,革没有文化、革愚昧无知的命;为此,要培养大批的知识分子,要有计划地在科学技术上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恩主义的指导地位。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双百”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需要国际的支持。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阐述了新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强调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自己来处理,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确立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