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感受器 2.感觉器官 3.近点 4.瞳孔对光反射 5.视力6.视野 7.明适应 8.暗适应 9.眼震颤 10.听阈二、填空题1.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_____和_____两种。2.眼是视觉的_____,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_____的电磁波。3.眼的折光系统由透明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4.视觉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的共
单选题1.对课程的影响最长久、最深刻的理论是A.哲学B.心理学C.教学论D.伦理学【】2.教育史研究公认,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孔子【】3.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A.夸美纽斯11.赫尔巴特C.杜威D.卢梭【】4.赫尔巴特对课程进行的探讨研究是从 出发的。A.认知心理学B.行为心理学C.官能心理学D.观念心理学【】5.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表现形
单选题1.从宏观到微观将课程目标区分为不同层次的分类方法,称作A.水平研究B.横向分类C.垂直分类D.目标分类【】2.根据所涉及的具体范围的不同,将课程目标区分为并列的不同类别的方法称作A.水平研究B.垂直分类C.纵向分类D.目标分类【】3.课程的设计、目的、评价以及课程的实施都是围绕着课程内容展开的,其中课程的设计是关于内容的A.组织安排B.依据C.产生结果D.逐步实现【】4.课程论的经典著作《
单选题1.1958年,毛泽东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指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必须为工农服务C.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2.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A.教育的发展B.体脑结合C.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D.生产关系的构成【】3.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前提A.生产力高度发展制度
单选题1.下列各项不属人的精神内核的是A.世界观B.人生观C.理想D.集体主义【】2.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是指A.道德意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规范【】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金斯认为:智力=天赋能力十知识十A.经验B.环境C.教育D.策略【】4.“元认知技能”也叫A.反省认知能力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协调技能【】5.不能作为发散性思维衡量的指标是思维的A.流畅性B.
单选题1.“教育学”这个名词的含义在我国基本上有A.l种 B.2种 C.3种 D.4种【】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3.毕达哥拉斯的代表作是A.《金言》B.《理想国》C.《美诺篇》D.《政治学》【】4.《雄辩术原理》一书的作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5.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A.康德B.培根C.
单选题1.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家是A.卢梭B.吉鲁C.克伯屈D.洛克【】2.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是的代表人物。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狄尔泰B.杜威C.鲍尔斯D.阿普尔【】4.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惟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单选题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设有“二馆六学”,其中“二馆”是A.教馆和学馆B.文馆和武馆C.书学馆和律学馆D.崇文馆和弘文馆【】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A.道德文章B.天文学C.医学D.算学【】4.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官职不同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其中国子学只收_官员的子弟。A.三品以上B,五
单选题1.“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此观点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辐和论【】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观点反映了_因素对人的影响。A.遗传B.教育C.环境 D.社会舆论【】3.儿童发展观中的“白板说”的提出者是A.柏拉图B.华生C.霍尔D.洛克【】4.“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受因素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传统舆论【】5.儿童发展观中的辐和论是指A.遗传与环境B.遗
单选题1.成熟决定着儿童发展的A.现实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可能性【】2.“以吏为师” 的说法是出现在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是在 之后。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4.中国古代儒家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把教师纳人“天、地、君、亲”序列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5.古希腊奴隶主的家庭教师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