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阅读精选

考研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16)
    03-09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一,拨乱反正的推进。第二,国民经济的调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提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当今中国根本区别于历史上的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标志。科学评价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14)
    03-09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的文章,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考点92、 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5年,邓小平着手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形势开始有了明显好转。1976年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1)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11)
    03-09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1)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2) 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3)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12)
    03-0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国际上,西方国家全面对华封锁遏制的局面有所松动,中国的和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13)
    03-09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主要内容有:(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强调,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人民内部矛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10)
    03-09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打击投机倒把;统一全国财政。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继续追剿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建立各级政府;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提示: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为了配合“三反”运动,1952年初,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了打击不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9)
    03-09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8)
    03-09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与此同时,各战场陆续转入进攻,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2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7)
    03-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1) 意义:①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

  • 考研政治教材大纲知识要点梳理(6)
    03-09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2)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

  • 上页
    1442 / 3835页
    下页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