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金融学难点解析:强制储蓄效应
专业课
时间: 2019-03-09 12:18:50
作者: 匿名
1. 这里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来源有三:家庭部门的储蓄、企业部门的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
2. 如若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 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强制储蓄的部分。
3. 上面的分析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即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此,用扩张货币的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如果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产要素闲置,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则不会引发物价上涨。
猜你喜欢
-
- 03-082018年考研管理学综合逻辑大纲预测命题趋势分析
- 03-082018考研大纲即将发布,法律硕士备考如何进行?
- 03-082018年考研管综写作大纲早知道
- 03-082018考研大纲发布在即,汉硕考生如何稳中求胜
- 03-082018考研:计算机专业考试大纲
- 03-082018考研中医学考试大纲
- 03-082018考研专业大纲怎么看?
- 03-082018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原文
- 03-082018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
- 03-08全面解读2018考研大纲:为什么大纲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