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3)
专业课
时间: 2019-03-09 12:16:52
作者: 匿名
荀子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一)“性伪之分”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
(二)“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三)“化性起伪”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猜你喜欢
-
- 03-082016年考研历史学大纲详解: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 03-082016年考研历史学命题趋势——难度保持平稳
- 03-082016年考研计算机大纲详解:操作系统
- 03-082016年考研历史学备考指导
- 03-082016年考研计算机大纲详解:计算机组成原理
- 03-082016年考研计算机大纲详解:数据结构
- 03-082016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命题趋势
- 03-082015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纲变化综述
- 03-082016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纲变化详解:刑法学
- 03-082016考研法律硕士大纲变化详解:中国法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