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强化模拟题及答案(五)
1.古希腊诡辩论者提出“飞矢不动”,指出飞行着的箭在飞行轨道上的每一个点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飞行的箭是不动的。该派主张割裂了事物运动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C.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D.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2.曾经有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不止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运动的规律性B.事物的运动变化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D.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3.“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A.夸大个人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承认个人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个人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D.否认群众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4.恩格斯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这句话所指的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哲学的发展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的变化同经济基础的变化不完全同步
5.和普通商品相比,把金或银等贵金属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这是由于()
A.金或银等贵金属是商品,具有价值
B.金或银等贵金属比较稀缺
C.人们偏好拥有金或银等贵金属
D.金或银等贵金属的自然特性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6.某城市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8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5万元,前者多交的3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ⅠD.级差地租Ⅱ
7.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8.毛泽东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对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的文章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D.《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9.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0.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我国处于()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荣辱观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是()
A.经济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例B.产出与投入的比例
C.企业利润和占有资本的比例D.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1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配套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中()
A.要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B.要搞好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C.要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D.要打破各种垄断,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14.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15.2007年9月7日,在大连举行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
A.“变化中的力量平衡”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加强大家庭建设”D.“共创可持续未来”
16.2006年11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正式批准()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文件。
A.韩国B.越南C.缅甸D.埃及
二、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7.“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一论断说明()
A.长远和当前是无关的B.长远和当前是联系的
C.整体和部分是无关的D.整体和部分是联系的
18.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19.2006年夏天我国某些地区发生洪灾,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损失。有学者指出,当时的气象预报低估了当地的降雨量,是造成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有学者指出,该地区的植被破坏是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说明()
A.人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能力是有限的B.人类应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支配地位D.自然界状况是人类无法认识的
20.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说明()
A.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形态的存在有其阶段的必然性
D.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需要物质条件
21.价值转化成为生产价格的完整步骤包括()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之后转变为成本价格
B.剩余价值转变为利润
C.利润转变为平均利润
D.成本价格转变为平均利润
1.D
【解析】本题考查对运动概念的理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运动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试题的事例,就一棵树的生存所产生的广泛效益,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多样性的联系。该题所引材料反映了今年的环境保护这一热点知识。
3.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中关于杰出人物作用观点的理解和运用。2006年6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提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一谚语。说的是千万人的军队容易组建,而能统帅千军的杰出将领却难以寻求。******以此来说明我们迫切需要国家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的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这是一种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掌握与运用。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指的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领先。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在社会意识方面仍然可以较高,这指出了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5.D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产生后,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但是,和普通商品相比,把金或银等贵金属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却是由于金或银等贵金属的自然特性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本题的考查重点在于审题。故选D。
6.C
【解析】本题考查对级差地租的含义和分类的理解。首先要明白,造成两家店铺月租金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地段繁华程度的不同;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由位置决定的地租是级差地租Ⅰ”的理论,可以知道,正确的答案是C。本题考生容易误选D项,即级差地租Ⅱ,所以必须注意二者的区分。
7.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组成,其最高层次是社会福利,最低层次是社会救助。
8.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路线形成的掌握。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因此,备选项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A.《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这句成语;B.《论联合政府》主要是阐述了党的三大作风;C.《〈共产党人〉发刊词》主要是论述了三大法宝。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十大关系》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1950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10.A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目前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1.B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核心文化的根本。
12.D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特征的理解。前三项都是经济效益在一个方面的表现,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归宿,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1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控制太多,太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必须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赋予企业和市场更多的权力,做好服务者的工作。
14.C
【解析】时事题。
15.A
【解析】时事题。
16.B
【解析】时事题。
17.BD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法观点的理解和应用。题干引语出自******讲话,阐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过程中有战略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本题正确答案是BD,因为万世与一时属于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全局与一域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18.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辩证思维方法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清楚是在思维领域,在理性认识范畴内讨论问题,与实践活动、具体事物、感性认识暂无关系。这里的抽象是指对事物某个方面本质的规定,这里的具体是指对事物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就是“由抽象规定”为起点,“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D项),也是“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A项)、“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B项)。A、B、D项符合题意,C项为干扰项需要排除。此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一定的深度,需要综合分析能力。一般考生仅凭其所具有的哲学基础知识,回答此题是很难得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既要把握哲学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哲学理论问题。
19.AB
【解析】本题考点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有限性。近年来考研政治试题更凸现了运用现实事例考察考生理解运用能力的趋势。本题的设计体现了这个趋势与方向。这就提醒考生应着重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而非僵化的记忆背诵。气象预报不准,说明了人认识自然能力的有限性;植被破坏证明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了人应注重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近年来理论界和现实生活人们很关注的一个大问题,近年来考研政治也多次地考到,2007年的出题概率也很高。所以应该是考生复习的重点。选项C、D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
20.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克思经典语句的理解,以及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原理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了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更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存在和更替也必须以生产力为条件。
21.ABC
【解析】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V+M。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K+平均P。所以,C+V+M要转变为K+平均P,包含了三个局部的改变:第一,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之和转变为成本价格,即C+V转变为K;第二,剩余价值转变为利润,即M转变为P;第三,利润转变为平均利润,即P转变为平均P。三个局部的变化,构成为整体的变化。
猜你喜欢
-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基础测试题6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基础测试题5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基础测试题4
- 03-082019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试题4
- 03-082019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试题3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基础测试题3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基础测试题2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基础测试题1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词汇练习题:二级词汇练习题
- 03-082019年考研英语词汇练习题:一级词汇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