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重点:马原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1.质变和量变定义
很简单,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保持事物质的量的变化,我们叫量变。而超出了度的范围,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叫质变。定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就是看是否超越了度。这是往年考过的一个点。
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首先,相互区别。量变指的是事物量的变化,就是外在表现的变化,外在表现的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它表现为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关键要强调是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超越度的范围的显著的突变,是一种飞跃,是渐进中的中断。总结一下,记住两点:量变和质变体现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连续的渐进的。质变是超越度的范围的间断的、飞跃的。辨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其次,相互联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第二、量变最终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基础上又引起新的量变。这就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超越了度,就发生质变,然后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只强调量变而否认质变,在生物学上叫庸俗进化论,它只强调事物品种量的增长而否认有品种的更新。在政治上叫右倾。如果只强调质变,否认量变,在生物学上叫突变论、激变论,它否认事物品种有一个量的积累,而认为是灾难性事变中的突变、激变而来的。在政治上叫“左”倾。
3.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意义才是我们要掌握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要有一个量的积累。就是要实现双百目标,这是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来的,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庆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和国百年大庆时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
- 03-082012考研政治大纲预测:以中央新精神为根据
- 03-08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预测:试卷构成将延续
- 03-082012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只会有细节调整
- 03-082011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3-08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基
- 03-082012考研政治大纲
- 03-082011年政治考研大纲公布内容稳中有变
- 03-08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政治大纲
- 03-082017年考研政治大纲思修和法基部分变化综述
- 03-082017考研政治大纲史纲变动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