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心理学考研大纲出炉了,经过文都比邻心理学教研部对2018年和2017年大纲比较,2018年心理学考研相对于2017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从2011年以来心理学考研大纲在题型、分值分布、考试范围一直保持不变,心理学考研考试的科目:心理学导论100分,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7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实验心理学60 分,总分为300分。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等4种题型。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 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约70分
实验心理学 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心理学导论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2.突触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说
4.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种类
3.意识的功能
4.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2.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测量
4.感觉现象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2.视觉现象
3.视觉的生理基础
4.视觉理论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
2.听觉现象
3.听觉的生理基础
4.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2.知觉的组织原则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理解性
2.知觉整体性
3.知觉选择性
4.知觉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2.运动知觉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2.模式识别理论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
2.错觉的种类
3.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种类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3.感觉记忆的特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4.短时记忆的特征
5.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4.长时记忆的特征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
2.遗忘曲线
3.遗忘理论
4.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2.概念的种类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2.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种类
4.表象理论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
2.想象的种类
3.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的含义
2.言语的功能
3.言语的种类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2.言语听觉中枢
3.言语视觉中枢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言语感知
2.言语理解
3.句子理解
4.语篇理解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种类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2.表情的种类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2.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5.动机的理论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行动过程
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5.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义
2.能力、才能和天才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2.能力的结构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2.智力结构理论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2.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2.人格类型理论
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2.气质的类型
3.气质的理论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
2.性格的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认知风格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十三、社会心理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2. 归因
3. 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4. 社会态度
5. 内隐社会认知
(二) 社会关系
1.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2. 亲密关系
3. 偏见与歧视
4. 利他行为
5. 侵犯行为
(三) 社会影响
1. 说服
2. 从众与服从
3. 去个体化
4.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5. 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
6. 合作、竞争与冲突
7. 文化及其影响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2.概念的种类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2.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种类
4.表象理论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
2.想象的种类
3.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的含义
2.言语的功能
3.言语的种类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2.言语听觉中枢
3.言语视觉中枢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言语感知
2.言语理解
3.句子理解
4.语篇理解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种类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2.表情的种类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2.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5.动机的理论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行动过程
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5.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义
2.能力、才能和天才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2.能力的结构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2.智力结构理论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2.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2.人格类型理论
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2.气质的类型
3.气质的理论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
2.性格的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认知风格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十三、社会心理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2. 归因
3. 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4. 社会态度
5. 内隐社会认知
(二) 社会关系
1.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2. 亲密关系
3. 偏见与歧视
4. 利他行为
5. 侵犯行为
(三) 社会影响
1. 说服
2. 从众与服从
3. 去个体化
4.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5. 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
6. 合作、竞争与冲突
7. 文化及其影响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与心理发展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学习的含义
2.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的分类
1.学习水平分类
2.学习性质分类
3.学习结果分类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三、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社会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类型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类型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知识的学习
(一) 知识的表征与类型
1. 知识的表征
2. 知识的类型
(二)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 知识的理解与保持
2. 错误概念的转变
(三)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 心智技能的形成
2. 认知策略的学习
3. 动作技能的学习
(四) 学习的迁移
1. 学习迁移的类型
2. 学习迁移的理论
3. 学习迁移的促进
实验心理学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
(三)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二) 心理学实验与理论
1.实验范式
2.实验逻辑
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1.自变量及其操纵
2.因变量及其观测
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四)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3.准实验设计
4.真实验设计
(五)实验研究的效度
1.内部效度
2.外部效度
3.构思效度
4. 统计结论效度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1.反应时的含义
2.反应时的种类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2.机体因素
(三)反应时技术
1. 减法反应时技术
2. 加法反应时技术
3. 开窗技术
4. 内隐联想测验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阈限的测量
1.极限法
2.平均差误法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二)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
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
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三)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一)听觉实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
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
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3.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2.颜色视觉
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三)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
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
4.知觉与觉察实验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
(四)学习实验
1.条件性学习实验
2.认知性学习实验
(五)记忆实验
1.感觉记忆实验
2.短时记忆实验
3.长时记忆实验
4.工作记忆实验
5.内隐记忆实验
6.前瞻记忆实验
7. 错误记忆实验
8. 定向遗忘实验
9. 提取诱发遗忘实验
(六)情绪实验
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2.面部表情的测量
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七)注意实验
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6. 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
(八)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1. 眼动技术
2.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3.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猜你喜欢
-
- 03-082016、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变化对照表
- 03-082016年考研中医学备考指导
- 03-08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方剂学
- 03-08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针灸学
- 03-08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 03-08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医基础理论
- 03-08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医内科学
- 03-082017、2016年管理类联考综合大纲变化对照表
- 03-082017年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大纲考点对比
- 03-082017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大纲变化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