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政治基础试题(1)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 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 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 西斯蒙第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 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唯物史观
D. 剩余价值学说
9.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BCD)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费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哲学都是:(ABC)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C.具有历史性的意识形态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1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ABC)
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B.它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
C.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
D.它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1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ABCD)
A.它试图以机械力学的原理揭示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B.它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方面去认识对象和事物
C.它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去解释世界和事物
D.它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
1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BD)
A.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B.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C.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D.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ABCD)
A.指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C.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馆和历史观的统一
15. 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CD)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6.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BC)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D.反映者与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1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BCD)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D.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18.列宁指出:“一切物质都具有根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一论断:(ABC)
A.科学地揭示了意识产生的必然性
B.说明意识的产生必须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
C.说明意识的产生是合乎物质的特性的
D.说明意识的产生是偶然的
注:此题为辨析题形式
19.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ABD)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与承认规律的主观性
D.主张矛盾时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与否认矛盾的观点
20.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AB)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21.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C)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22. 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有:(ABCD)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联系具有多样性
D.联系具有条件性
23. 联系的普遍性是:(ABC)
A.任何事物内部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不同事物经过一系列中介统一起来
D.世界的发展过程仅仅是纵向联系
24. 联系的条件性是指:(ABCD)
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B.一切随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转移
C.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是无条件的
D.离开了条件一切都无法理解A.B.C.D.
25.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AC)
A.促进统一体解体,使事物发生质变
B.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D.规定事物相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条件
26.下列哪些说法中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AB)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7.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ABD)
A.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B.任何一般(不论怎样)都是个别的
C.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
D.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28.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ACD)
A.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9.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BCD)
A.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0.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BD)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1.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C)
A.矛盾双方在互相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制约事物的发展
32. 早在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事实证明,它对两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BC)
A.矛盾双方在互相斗争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制约事物的发展
33.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其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BCD)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区别和差异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事物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34.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这说明:(ACD)
A.精神、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
B.精神和理论的作用可以取代物质的力量
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现实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现实世界
D.理论和精神可以通过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
35.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ABCD)
A.意识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活动的控制
36.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CD)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客观规律
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7. 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CD)
A. 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世界
B.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
C.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38.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途径和条件是:(ABC)
A.认识规律
B.尊重规律
C.利用规律
D.改变规律
39.下列体现事物发展具有规律性的有:(ABCD)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万物皆流,无物常住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ABD)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认识成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D.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4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BD)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ABCD)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3.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ABCD)
A.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B.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C.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4.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ABC)
A.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
4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C)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D.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46.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就看:(CD)
A.它是否有用
B.它是否被公认
C.它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D.它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47.“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观点是:(AC)
A.相对主义真理观
B.绝对主义真理观
C.唯心主义真理观
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48.真理的最根本特征在于 :(AB)
A.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
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C.能满足人的需要因而对人有用
D.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49.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CD)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50.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BD)
A.真理中都包含着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真理是对事物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D.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51.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CD)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52.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BCD)。
A.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B.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C.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D.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3.社会的客观物质性的表现为(ABCD)。
A.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D.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发展
5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BCD)。
A.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55.生产关系客观性的表现(ABCD)。
A.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C.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D.生产关系的诸方面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6.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B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监狱
C.哲学
D.逻辑学
57.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意义在于(ABCD)。
A.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B.为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道路
C.提供识别唯心史观的锐利思想武器
D.以之为基础创立了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的实践提供了科学历史观的指导
58.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CD)。
A.市场经济规律
B.价值规律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
59.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的有(ABD)。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60.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 会中的作用是(ABC)。
A.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B.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生产力发展的动因
61.社会主义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的改革是(ABC)。
A.主动的、自觉的
B.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创造力
C.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得到解决的过程
D.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过程
6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ABD)。
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斗争
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洛封建主阶级的斗争
C.各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
D.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
63.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意指(BCD)。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化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64. 一切商品都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ABC)
A.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不会有价值
B. 没有价值的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C.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65.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BCD)
A.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 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交换价值的基础
D.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66. 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ACD)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7.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BD)
A.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B.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68.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其他矛盾有:(ABCD)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 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
6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ABCD)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D.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70.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BC)
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它生活来源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 劳动力具有价值
71. 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ABCD)
A.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D. 为平均利润理论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复习卷及答案解析(8)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复习卷及答案解析(9)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复习卷及答案解析(10)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复习卷及答案解析(11)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复习卷及答案解析(12)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复习卷(共12套)
- 03-082018英语备考试卷及名师解析专题
- 03-082018考研做模拟题的方法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复习卷及答案解析(5)
- 03-082019考研英语模考练习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