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2018年考研经济学经典案例解析:邻人献玉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2:28:32  作者: 匿名 

邻人献玉——信息不对称

从前魏国有这样一组邻居——其中一家人都不认识玉,而另一家则是可以识别玉的,因此就发生了下面这样的故事。农耕时节到了,有一天那个不认识玉的农夫赶牛来到了自家的田里,开始耕地。地才犁了一会儿,突然他听到“嘎吱”一声,他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喝住耕牛,停下了活儿,来到犁旁边,刨开土层一看,原来是犁铧碰到了一块石头。农夫将石头捡起来,抹去表面的泥土,发现这石头竟有一尺多宽而且有光泽,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石头,也不知为何物,农夫很是奇怪。农夫抱着这块石头找到了邻居,准备让邻人去辨认,看看究竟是什么。邻人不愧是行家,一眼就看出这“石头”是美玉,但他又不想说出实情,于是便想欺骗农夫。他随口编了一句谎言: “这石头是鬼怪变成的不祥之物,迟早会给你带来麻烦的,趁早扔掉得了。”农夫一听这话,还真有点犹豫,只是觉得如此好看的石头,扔了怪可惜的,最后还是将信将疑地把石头抱回家。回到家里,家人看到如此美丽的石头后,都认为这明明是很好的一块石头啊,怎么会是鬼怪变成的呢?就这样,农夫决定留着石头,并把石头放在家中。

夜幕降临, “石头”开始发光,而且随着夜越变越黑, “石头”的光也越来越显眼,最后把整个屋子都照亮了。农夫全家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清早就去问邻人。邻人故弄玄虚地说: “昨天不是告诉你这块石头是鬼怪变的,肯定是它在作祟。”农夫一听就吓坏了,立刻扔掉石头。过了几天,认识玉的邻人捡回了“石头”。

不久,邻人就抱着玉石去奉献给魏国国王。魏王召来工匠,让其评估玉石的价值。工匠一见玉石,为之一震,立刻向魏王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魏王奇怪地说: “何喜之有?”工匠继续说: “大王您得到的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啊!”“那你看看值多少钱啊?”魏王继续问道。“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用金钱去衡量的啊,大王”,工匠继续说。魏王听后,立刻就赏给邻人许多金银财宝。

  【故事中的经济学】

邻人献玉这个故事很简单,今天让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去仔细想想如下两个问题:第一,邻人凭什么能够“骗取”农夫手中的玉石;第二,工匠为何就认定这块玉石价值连城。其实邻人就是利用了农夫对玉石的信息不对称而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玉石。与农夫相反的是,邻人和工匠他们都对玉石是信息对称的,从而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里,我们得知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其实这个假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信息是完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如果存在,那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将不再成立。同样本节故事的结果将会重写——献玉的肯定是农夫自己。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信息对称或完全信息也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假设前提。接下来,让我们来具体看看信息不对称问题。

【经济学原理】

信息不对称问题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自亚当·斯密之后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学时,都是假设信息对称的,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3位研究信息不对称市场的美国经济学家,他们是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我们无法拥有其他人拥有的一切信息,从而造成一些人知道而另外一些人不知道的情况。信息不对称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其二是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常见于保险市场,即那些身体不好的人总是想去保险公司为自己买各种各样的保险,以便在自己发生不测的时候获得一大笔补偿。长此以往,将不会有健康的人去保险公司投保,结果就是保险公司面临倒闭。逆向选择则常见于二手货市场,我们知道在二手货市场,那些价格更加便宜的二手货容易被人接受,因为质量差的二手货不会一下就会被发现的,结果慢慢就会将质量好一点价格也高一点的二手货挤出市场,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整个二手货市场充斥的都是质量最垃圾的二手货。

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很多,如一个普通的人可以通过造假文凭或各种假证书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这样的人如果越来越多,最后很有可能将真正的人才全部挤出人才市场。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这就是说,卖家掌握的信息总比买家多,造成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卖家在允诺给买家各种优惠时,只有卖家自己心里清楚是不是真的优惠了。因此在学习了“信息不对称”这个经济学知识以后,大家在平时买东西时,特别是购买大件物品时,就要做到货比三家,尽可能地多收集信息,如可以通过问朋友或同事,也可以自己利用网络去查询,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减少自己不必要的损失。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