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6)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2:25:54  作者: 匿名 

第6章消化与吸收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23.慢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Ca2+内流
B.Na+内流
C.K+外流
D.Na+ K+泵活性的周期性改变
224.关于慢波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起源于Cajal细胞
B.是胃肠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
C.其波动范围为5—15mV
D.慢波不引起平滑肌收缩,但可自动去极化
225.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项刺激不敏感?
A.化学刺激
B.高温刺激
C.电刺激
D.机械牵拉刺激
226.正常人每日分泌消化液的总量约为
A.2~3L
B.3~5L
C.5~6L
D.6~8L
227.关于消化道的神经支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整个消化道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B.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主要的
C.支配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和盆神经
D.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主要释放乙酰胆碱
228.关于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B.可调节消化液的成分
C.可调节胃肠平滑肌的运动
D.可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
229.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不包括下列哪项?
A.促进胃肠上皮生长
B.促进胃蛋白酶分泌
C.促进胃排空
D.促进胃运动
230.关于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错误?
A.收缩幽门括约肌
B.促进小肠液分泌
C.促进胆汁HC03-分泌
D.促进胃酸分泌
231.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抗菌作用
B.部分消化淀粉
C.部分消化蛋白质
D.部分消化脂肪
232.关于唾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唾液是高渗液体
B.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8.O
C.唾液成分约90%是水
D.唾液中含免疫球蛋白
233.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唾液腺分泌的特点是
A.量少、酶成分多
B.量多、酶成分少
C.量和酶成分都多
D.量和酶成分都少
234.关于食管蠕动,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A.食管蠕动可将食团由食道送人胃内
B.蠕动波起源于咽上缩肌
C.食物可在蠕动波到达胃之前即进入胃内
D.切断迷走神经后食管的继发性蠕动减弱
235.关于胃液分泌,下列哪项是错误?
A.幽门腺粘液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C.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D.颈粘液细胞分泌HCO3-
236.纯净胃液的pH为
A.0.5~1.0
B.0.9~1.5
C.1.5~2.5
D.2.5~3.5
237.下列哪项不是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A.帮助蛋白质的消化
B.杀死讲人胃内的细菌
C.促进VitB12的吸收
D.促进钙的吸收
238.不能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有
A.乙酰胆碱
B.组胺
C.高血糖
D.咖啡因
239.能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
A.生长抑素
B.前列腺素
C.上皮生长因子
D.乙酰胆碱
240.不能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是
A.胃窦pH≤2.0
B.十二指肠pH≤2.5
C.高渗食糜进入胃窦
D.高脂食糜进入小肠
241.关于促胃液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胃及上段小肠粘膜的G细胞分泌
B.主要通过壁细胞发挥作用
C.其主要分子形式包括G-34和G-17
D.G-17是具有促胃液素全部生物活性的最小片段
242.胃容受性舒张的感受器位于
A.咽和食管
B.胃体
C.胃窦
D.幽门
243.胃蠕动的起步点是
A.胃贲门部
B.胃底部
C.胃的中部
D.胃窦部
244.关于胃排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2mm2大小的食糜颗粒容易通过幽门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
B.大颗粒食糜主要通过胃蠕动进入十二指肠
C.混合性食物的胃排空时间约4—6小时
D.胃排空速度与胃内容物容量呈线性关系
245.下列可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
A.促骨液素
B.促胰液素
C.缩胆囊素
D.情绪兴奋
246.下列关于胰液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每日分泌量约2L
B.渗透压高于血浆
C.胰液中含肠激酶
D.Na+和K+浓度比较稳定,但cl-和HC03-浓度随分泌速率而变化
247.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A.肠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248.胰液缺乏时,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吸收一般不受影响?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脂溶性维生素
249.胰液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由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的?
A.胰蛋白酶
B.糜蛋白酶
C.羧基肽酶
D.HCO3-
250.以活性形式分泌的胰酶是
A.胰蛋白酶
B.糜蛋白酶
C.弹性蛋白酶
D.胰脂酶
251.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胰液的分泌以体液调节为主
B.头期胰液的特点是胰酶含量多、液体量少
C.在整个消化期,胃期胰液分泌量最多
D.肠期胰液的特点是量多、酶含量多
252.胆汁中不含下列哪种物质?
A.胆盐
B.胆固醇
C.糜蛋白酶
D.磷脂
253.下列关于胆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胆汁全部由肝细胞分泌
B.肝胆汁呈弱碱性
C.胆汁的主要固体成分是胆盐和磷脂
D.在消化间期内分泌的胆汁未立即排入十二指肠
254.下列哪项不是胆汁的生理作用?
A.可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
B.有利于脂肪分解
C.可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D.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55.每次肠肝循环时,关于胆盐的重吸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约80%的胆盐在下段空肠被重吸收
B.约95%的胆盐在下段空肠被重吸收
C.约80%的胆盐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
D.约95%的胆盐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
256.在消化间期,胆囊粘膜不能吸收胆汁中的
A.Na++
B.Cl-
C.Hc03
D.胆盐
257.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
A.迷走神经兴奋
B.促胰液素 .
C.缩胆囊素
D.经肠肝循环回吸收的胆盐
258.由小肠腺分泌的消化酶是
A.蔗糖酶
B.麦芽糖酶
C.异麦芽糖酶
D.肠激酶
259.关于小肠液的分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由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分泌
B.pH为7.5~8.0
C.可能只含一种消化酶
D.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消化酶对小肠内的消化起主要作用
260.被称为小肠“管家”的运动形式为
A.分节运动
B.蠕动
C.蠕动冲
D.移行性复合运动
261.关于小肠蠕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发生于整个小肠
B.蠕动波传播较慢
C.蠕动波传播距离较短
D.正常情况下蠕动冲多见
262.可抑制小肠运动的是
A.促胃液素
B.促胃动素
C.促胰液素
D.缩胆囊素
263.关于大肠的集团运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每日发生l0—30次
B.大肠的集团运动类似于小肠的蠕动冲
C.常发生在空腹时
D.短距离的集团运动常见于远端结肠
264.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
A.大脑皮层
B.延髓
C.脊髓胸段
D.脊髓腰骶段
265.食物中的糖类一般是以何种形式被吸收的?
A.淀粉
B.多糖
C.单糖
D.蔗糖

 二、B型题: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l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多次。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266.胃肠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267.胃肠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促胃液素
B.缩胆囊素
C.促胰液素
D.抑胃肽
268.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细胞主要分泌
269.十二指肠和空肠的I细胞主要分泌
A.胃液
B.胰液
C.唾液
D.胆汁
270.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液是
271.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胃酸
B.组织液
C.胰蛋白酶
D.肠激酶
272.能使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的最主要物质是
273.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最重要物质是
274.能使糜蛋白酶原转变为糜蛋白酶的最重要物质是 .
A.胃酸
B.蛋白质消化产物
C.葡萄糖
D.无机盐
275.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的最强物质是
276.刺激小肠粘膜释放缩胆囊素的最强物质是
A.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胰酶含量多、碳酸氢盐含量少
C.水和胰酶含量少、碳酸氢盐含量多
D.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多、胰酶含量少
277.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
278.缩胆囊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
279.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
A.胆盐
B.磷脂
C.胆固醇
D.胆色素
280.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281.胆汁中的主要固体成分是
A.水和Hc03-含量都少
B.水和Hc03-含量都多
C.水多、Hc03-含量少
D.水少、HC03-含量多
282.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胆汁分泌的特点是
283.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蠕动
B.分节运动
C.集团蠕动
D.容受性舒张
284.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为
285.胃特有的运动形式为
286.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
287.大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
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回肠
288.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289.吸收维生素B12的主要部位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90.能促进铁吸收的物质是
291.能促进钙吸收的物质是
三、X型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29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
A.静息电位
B.慢波
C.局部电位
D.动作电位
293.唾液中浓度较血浆中浓度高的离子是
A.Na+
B.K+
C.Cl-
D.HC03-
294.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调节的,其节后神经递质是
A.NO
B.VIP
C.VP
D.CCK
295.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A.促进胰液分泌
B.促进胃排空
C.促进小肠运动
D.促进结肠运动
296.胆汁中的混合微胶粒主要由下列哪些物质组成?
A.胆盐
B.胆伺醇
C.磷脂
D.脂溶性维生素
297.大肠内细菌可合成
A.VitA
B.VitB
C.VitD
D.VitK
298.蛋白质的吸收方式包括
A.单纯扩散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入胞和出胞
299.小肠作为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由于
A.小肠吸收面积大
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乳糜管
C.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
D.食物已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300.小肠的运动形式有
A.紧张性收缩
B.分节运动
C.蠕动
D.蠕动冲参考答案:
223.D 224.D225.C 226.D 227.A 228.D 229.C 230.D 231.C232.D 233.B 234.D 235.D 236.B 237.C 238.C239.D 240.C 241.D 242.A 243.C 244.B 245.D246.D 247.C 248.A 249.D 250.D 251.C 252.C253.A 254.C 255.D 256.D 257.D 258.D 259.D260.D 261.D 262.C 263.B 264.D 265.C 266.C267.A 268.C 269.B 270.B 271.D 272.D 273.A274.C 275.A 276.B 277.D 278.A 279.A 280.A281.A 282.B 283.A 284.A 285.D 286.B 287.C288.C 289.D 290.C 291.D 292.ABCD 293.BD 294.AB 295.ACD 296.ABCD 297.BD 298.BCD 299.ABCD 300.ABCD
223.D 慢波是胃肠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Na+一K+泵活性的周期性改变所致。当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便在慢波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去极相与慢钙通道开放、Ca2+内流、以及少量Na+内流有关;复极相与K+外流有关。
224.D 不是所有的慢波都能弓l起动作电位,但当慢波自动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可在慢波的基础上产生1~l0次/秒的动作电位,从而引起胃肠平滑肌的收缩。D错,其他各项均正确。
225.C 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化学、温度及机械牵拉刺激很敏感。
226.D 正常成人每天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L。
227.A 消化道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及肛门括约肌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外,其他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BCD正确。
228.D 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包括:①调节消化液的分泌速度,如促胰液素刺激胰液的分泌;②可调节消化液的成分,如促胰液素刺激胰液及胆汁中HC03-的分泌;③可调节胃肠平滑肌的运动,如促胃液素可促进胃肠运动,延缓胃排空;④可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如抑胃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胃肠激素不能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
229.C 促胃液素可使胃窦和幽门括约肌收缩,从而延缓胃排空,并不是促进胃排空。C错,其他均正确。
230.D 胃酸可刺激促胰液素的分泌,但促胰液素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的。D错,其他各项均正确。
231.C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IgA、乳铁蛋白等,具有抗菌作用。唾液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淀粉。唾液中的舌脂酶可分解食物中的脂肪。唾液不能消化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胰液中的胰酶消化的,考试大。
232.D 唾液的成分99%是水,其余为无机物、有机物和一些气体分子。唾液中含有溶菌酶、Ig(D对)、乳铁蛋白等。当唾液通过导管时,由于导管重吸收Na+、cl-,并分泌K+、HC03,而水相对不通透,因此唾液为低渗液。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7.0。
233.B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唾液特点是含水量多,酶含量少。
234.D 食管的蠕动波起源于咽上缩肌,如果原发性蠕动波未能将食团推入胃中而使食团暂时滞留在食管内,则食物对食管的扩张刺激可通过局部肌间神经丛及迷走.迷走反射再次发动继发性蠕动,将留在食管中的食物推人胃内。由于壁内神经丛参与对继发性蠕动的控制,因此切断迷走神经不会影响食管的继发性蠕动。
235.D 颈粘液细胞分泌可溶性粘液,分泌HC03的是表面粘液细胞。D错,其他均正确。
236.B 纯净胃液的pH为0.9~1.5。
237.C 胃酸可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胃酸可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胃酸本身不能促进维生素B。:的吸收,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胃酸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238.C 239.D 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低血糖、咖啡因、酒精、Ca2+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胃酸、生长抑素、前列腺素、肠抑胃素、上皮生长因子。
240.C 高渗食糜进入胃窦部可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从而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高脂食糜进入小肠,可刺激上段小肠释放肠抑胃素,而抑制胃酸分泌。
241.D 促胃液素有多种分子形式存在于体内,主要的有两种:分子量大的为大促胃液素(G-34),分子量小的为小促胃液素(G-17),分别含34个和l7个氨基酸残基。G-34在血浆中的浓度高于G-17,但G-17的效力大于G-34。促胃液素分子C末端的4个氨基酸残基就具有促胃液素的全部生物学活性,因此G-17不是具有促胃液素全部生物活性的最小片段。
242.A 胃容受性舒张是指吞咽食物时,食团刺激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头区的平滑肌紧张性降低和舒张。
243.C 进食后,胃开始出现明显的蠕动。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每分钟约发生3次,每次蠕动约需l分钟达到幽门。
244.B 食糜从胃内进入幽门的数量取决于其颗粒的大小,只有2mm2左右的小颗粒食糜才能通过胃蠕动进入十二指肠,大颗粒食物只能通过移行性复合运动(MMC)进入十二指肠(B错)。普通的混合性食物,每餐后从胃内完全排空需4—6小时。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是胃内容物。胃内容物的容量和胃排空速度呈线性关系。请注意:5版生理学Pl89为胃排空速率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245.D 人的情绪可影响胃的排空:情绪兴奋时排空加速,忧虑悲伤时排空减慢。其余各项都可抑制胃排空。
246.D 胰液每日分泌约1.5L,渗透压与血浆相等。胰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Na+、K+、Cl-和HC03都是由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的。Na+、K+的浓度接近血浆中的浓度,比较恒定;Cl-和HC03-的浓度随分泌速率而改变。肠激酶存在于肠液中,可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活化为胰蛋白酶。
247.C 248.A 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消化酶,其种类繁多,如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分解消化三大营养物质,因此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当胰液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分泌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不能完全消化,但糖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
249.D 胰液中的消化酶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HC03-是由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的。
250.D 胰液中蛋白水解酶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都是以酶原形式被分泌的。只有胰脂酶是以活性形式分泌的,可将中性脂肪水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251.C 胰液分泌量头期约占20%,胃期约占5%~l0%,肠期约占70%。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252.C 胆汁中不含糜蛋白酶,糜蛋白酶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存在于胰液中。
253.A 胆汁是由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成人胆汁的分泌量约为800~1200ml/d,其中肝细胞分泌胆汁600~l000ml/d,胆管细胞分泌胆汁200~300ml/d。胆囊胆汁pH7.0~7.4,呈弱酸性;肝胆汁pH7.4,呈弱碱性,可中和部分胃酸。
254.C 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的是胰液中的胰脂酶,这不是胆汁的生理作用。在十二指肠,胆盐围绕脂肪微粒呈单层排列,使之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混悬液(乳化作用),从而增加脂肪和脂肪酶作用的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
255.D 胆盐随肝胆汁排到小肠后,约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组成胆汁排人肠内。这个过程称胆汁的肠肝循环。
256.D 胆囊在消化间期可吸收胆汁中的Na+、K+、Cl-、HCO3-和水,但不能吸收胆汁中的有机物,如胆盐等,因此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功能。
257.D 引起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胆盐。胆盐能促进胆汁分泌,使肝胆汁流出明显增加。此外,刺激迷走神经、促胰液素也可使肝胆管分泌富含水、Na+和HCO3--的胆汁。促胃液素和缩胆囊素主要与胆囊收缩及Oddi括约肌舒张有关。
258.D 小肠腺分泌的肠激酶,可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转化为胰蛋白酶。唾液腺和胰腺分泌的蔗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和乳糖酶,随吞咽到达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助于糖的消化吸收。
259.D 小肠液可能只含有一种消化酶,即肠激酶。小肠本身对食物的消化是在小肠上皮细胞的纹状缘或上皮细胞内进行的。上皮细胞表面的消化酶可随脱落的细胞进入肠腔内,但对小肠内的消化不起作用。
260.D 在空胃情况下的大部分时间,胃处于静止状态,但尾区及上段小肠可发生间断性强烈收缩。收缩起源于胃的下部,向肛门方向缓慢移行,每60—90分钟发生l次,称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约经60~90分钟达回肠末端。MMC可将肠内容物包括细菌等清除干净,且可阻止结肠内的细菌迁移至终末回肠,因此MMC被称为小肠的“管家”。
261.D 正常情况下,小肠的蠕动很弱,只有在肠梗阻或肠道感染等情况下,才会出现一种强烈的快速蠕动,称蠕动冲。蠕动冲可在数分钟之内将食糜从上段小肠推送至结肠,从而迅速清除食糜中的有害刺激物或解除肠管的过度扩张。
262.C 促进小肠运动的是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胃动素、胰岛素和5一羟色胺等。抑制小肠运动的是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等。
263.B 短距离的蠕动常见于远端结肠,其传播速度很慢。大肠的集团运动是一种快速、向前推进距离很长的强烈蠕动,类似于小肠的蠕动冲。大肠集团运动每日发生l~3次,常在进餐后发生,多见于早餐后1小时内,常由胃一结肠反射或十二指肠一结肠反射引起。
264.D 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腰骶段。
265.C 食物中的糖类一般需被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只有少量的二糖被吸收。 266.C
267.A参阅第223题解答。
268.C
269.B 十二指肠和空肠的S细胞主要分泌促胰液素,I细胞主要分泌缩胆囊素。促胃液素由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抑胃肽由十二指肠和空肠的K细胞分泌。
270.B 271.D 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液是胰液,胰液含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胆汁不含消化酶。
272.D 273.A 274.C 能使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的物质很多,如肠激酶、胃酸、胰蛋白酶本身及组织液等,其中以肠激酶最重要。胰蛋白酶原活化为胰蛋白酶后,后者可激活糜蛋白酶原转变为糜蛋白酶。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可激活为胃蛋白酶。
275.A
276.B 食糜中的胃酸(HCl)可刺激小肠粘膜的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大量分泌。食糜中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胨、肽、氨基酸等)可刺激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粘膜的I细胞释放缩胆囊素,引起胰液的大量分泌。
277.D
278.A
279.A 这种经典试题,曾考过多次。
280.A
281.A ①胆盐随肝胆汁排到小肠后,约95%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此为胆盐的肠肝循环。经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胆盐可刺激胆汁的分泌,是一种重要的利胆剂。②胆汁中固体成分主要为胆盐(约占50%)、磷脂(占30%~40%)、胆固醇(占4%)和胆色素(占2%)等。
282.B
283.A 迷走神经兴奋可使肝胆管分泌富含水、Na+和HC03-的胆汁。迷走神经兴奋也可刺激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富含胰酶、但含水分和HC03-少的胰液。
284 A
285 D
286.B
287.C
288.C
289.D 成人消化道每天吸收水共约9L,其中十二指肠吸收很少,空肠约5~6L,回肠约2L,结肠约0.4~11。大多数维生素都在小肠上段吸收,但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290.C
291.D 维生素C可与铁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并能使Fe3+还原为Fe2+,从而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
292.ABCD 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一50~一60mV,表现不稳定,可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称慢波,是其基本电节律。当慢波(局部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可引起动作电位。
293.BD 唾液腺初分泌的唾液中Na+、K+、Cl-、HCO3等离子的浓度接近于血浆。由于唾液通过导管时,导管可重吸收Na+、Cl-并分泌K+、HCO3,因此唾液中Na+、Cl-的浓度低于血浆中的浓度,唾液中K+、HCO3的浓度高于血浆中的浓度高。
294.AB 吞咽食物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引起胃头区肌肉的舒张,称为胃容受性舒张。其传出、传入神经都是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血管活性肠肽(VIP)或N0。
295.ACD缩胆囊素由十二指肠I细胞分泌,能刺激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增强小肠和结肠运动,抑制胃排空,促进胰腺外分泌部的生长。
296.ABCD 胆盐是双嗜性分子,在水溶液中易形成圆筒形微胶粒。胆汁中的胆固醇、磷脂、食物中的脂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均可渗入微胶粒内部,共同组成混合微胶粒。
297.BD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维生素K、B1、B2、B12和叶酸。维生素A来源于食物中的B一胡萝卜素,维生素D可由食物吸收和在体内由胆固醇转化而来。
298.BCD 蛋白质分子是大分子物质,因此不能进行单纯扩散。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二肽、三肽及氨基酸等,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而被吸收。少数氨基酸的吸收不依赖Na+,可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肠上皮细胞。婴儿的肠上皮细胞可通过入胞和出胞方式吸收适量的未经消化的蛋白质。
299.ABCD 在小肠内,三大营养物质已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小肠粘膜有许多环行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微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达到200~250m2。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乳糜管、平滑肌纤维等,在消化期间小肠绒毛的节律性伸缩和摆动,可促进绒毛内的血液和淋巴流动。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能被充分吸收。
300.ABCD 参阅第284—287题解答。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