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习题及答案(6)
综合题:
1.请你谈谈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与作用。
2.依据学习迁移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3.试用信号检测论方法——有无法设计一个记忆或思维的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
1. 答:
(1)遗传因素。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根据现有的研究,遗传对人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作用程度岁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
严格,其影响力越大。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3)家庭元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不仅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其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
(4)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些日后行为。”这是麦肯依有关早期儿童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两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同学、班集体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特别是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教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6)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个著名的研究实例是,巴里关于阿拉斯加洲的爱斯基摩人(Eskimos)和非洲的特姆尼人(Temne)的比较研究较好的说明了生态系统对人格的影响。
另外,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的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7)自我调控因素。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和自控系统。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掌握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和谐。
具有自知的人,他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有效地利用个人资源,发挥个人长处,努力的改善自己和完善自我。健康的人格是自我的内在统一,认识自我、愉快地接纳自我、延伸自我和创造自我,是健康人格的四步曲。
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的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2. 答:
研究学习迁移的实践意义主要是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教学提供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 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间的迁移部分地是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主理解基本原理,最初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课题,使学生充分掌握以至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以后,不但要演算基本原理、练习题,也要练习解答复杂的应用题。如果既能理解又能演算任何一个应用题,这说明学生已明确地理解了基本原理。教师不要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应用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地学习。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二、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学习迁移的定势说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记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最好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例如学习计算,不仅要让学生单纯地学会计算的法则,还应该使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决计算问题。此外,课堂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在日后学生能将其活动应用于相类似的实际生活时才是有效的。譬如:在篮球训练中,不能仅仅学会运球、传球等基本技能,而应通过比赛,有效地使基本技能向实际的综合性能力发生迁移。有许多技能的学习如讲演、表演、操作等,在类似于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最为有效。近年来开展的许多室内模拟装置的训练,为培养和训练各方面技能的专门人才起到了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效果。
四、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根据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为了掌握学过的知识,就要使学习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达到一定的程度,使所学知识保持较高水平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使之在新知识的学习时,迅速而明确地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旧知识,及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固定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对基本的概念或原理反复学习,勤于思考,熟练掌握。这方面的过度学习是有助于学习迁移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稳定清晰的知识结构。
3. 答:
一、实验背景
用有无法(Yse—NoMethod)测定被试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时,用两种刺激——信号(SN)和噪音(N),信号和噪音的差别要足够小(一般接近被试的辨别阈限,可用传统心理物理法进行预备实验来确定),且信号和噪音的呈现顺序应为完全随机呈现。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可选取有经验的被试或在实验过程中给被试以反馈(“对”或“错”)。实验后求出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并绘制等感受性曲线(ROC曲线)。ROC曲线是在d’不变和β值不等的条件下绘制的。d’和β的求法如下:
d’=ZSN—ZN
β=OSN/ON
其中ZN和ZSN是根据信号分配的平均数(MSN)和噪音分配的平均数(MN)转换的标准分数。OSN和ON分别为ZSN和ZN在正态曲线上对应的概率密度值。
在用有无法测定被试的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时,首先要选择符合被试的信号(SN)和噪音(N)。如果选择的SN和N的差别太大,被试能够完全区分出来,就会夸大被试的辨别力,影响被试判断标准。所以,在正式实验前,一般要进行预备实验,选择出适合被试的信号和噪音,一般以接近被试的差别阈限(50%能正确判断)为宜或略大于差别阈限(80%能正确判断)。在正式实验时,主试随机呈现所有的信号和噪音(SN在先和N在先的次数各半,以排除顺序误差的影响)。此外,为了保证小组被试间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具有可比性,一组被试可以只作一个预备实验,选择一组信号和噪音进行实验。一般一组实验至少要做100~200次以上。
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被试的d’和β可能会有所不同,d’大的被试表明其辨别力较高,d’小的则表明其辨别力较低。β值高的被试在判断“是信号”时较为慎重。只有在有十分把握时才判断“是”信号,而β值低的被试则倾向于更多地将刺激判断为信号。被试的判断力(d’)不受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P(SN)和P(N))的影响,而判断标准(β)则随P(SN)、和P(N)的变化而变化。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测定和比较不同被试的重量辨别能力和判定标准,学习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考察不同的先验概率下被试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
2.掌握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实验设计过程。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计算机的内部扬声器能够发出0-65535Hz频率的声音,采用700Hz频率的声音为信号,691Hz、692Hz、694Hz、696Hz、697Hz、698Hz的声音为噪音。如果不做预备实验,可以直接选择700Hz为信号(SN),697Hz为噪音(N)。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
1.预备实验 用700Hz的刺激分别与其他六个刺激比较。比较时按随机顺序呈现SN和N,且SN和N在前和在后的次数各五次。选出80%以上正确分辨率且声音差别最小的一组刺激。
2.让被试熟悉信号和噪音
当主试呈现刺激之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被试的反应很简单。“有”记为“+”,“无”汇为“-”。
3.正式实验
指导语:“这个实验是要测试你对声音差别的辨别能力,先呈现一个700Hz的声音刺激,记住这个信号的强弱。以下呈现的声音刺激没有一定规律,你认为是信号的就记下‘+’,认为不是信号的就记下‘—’,这50个刺激中,其中信号‘25’次,噪音‘25’次(如果信号的先验概率不等,则对被试说出信号与噪音出现的概论)。对于你的判定结果我们不做任何奖惩办法。请你认真如实的做完实验。”
以700Hz的刺激为信号(SN),较弱的声音为噪音(N),每个先验概率下刺激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而且SN和N在前和在后的次数相等。信号呈现的先验概论P(SN)为0.20、0.50和0.80。每个先验概率下做100次,总共做300次。因先验概率有三种,因此每小组的人数至少应为三人或三人的倍数。为了平衡练习或疲劳效应,不同先验概论的刺激呈现按如下顺序进行:0.20、0.50、0.80、0.80、0.50、0.20,并每种先验概论下的100次实验分为两个50次进行。为了平衡先验概率出现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小组被试分为三组,每组的刺激呈现的顺序如下表18-1:
表18-1 刺激呈现顺序表
呈现顺序 呈现的刺激被试反应(“+”或“-”)
1 SN
2 N
3 N
┆ ┆
n SN
第一组:0.20、0.50、0.80、0.80、0.50、0.20
第二组:0.50、0.80、0.20、0.20、0.80、0.50
第三组:0.80、0.20、0.50、0.50、0.20、0.80
4.每个被试要重复6个单元的实验(每个单元50次)
5.每次呈现时间为1000毫秒,两次间隔为2000毫秒,做50次休息1min。
6.换另一个被试,用同样的信号和噪音进行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分别统计小组几个被试的击中次数和虚报次数。
2.从转换表中查出与实验结果相应的Z与O值,并计算出不同先验概率下d’和β值,填入表18-2中。
表18-2 三种先验概率P(SN)下被试的d’和β
P(SN) 0.20 0.50 0.70
P(y/SN)
P(y/N)
ZSN
ZN
ZSN纵坐标
ZN纵坐标
d’
β
五、问题与讨论
1.比较被试的d’和β值,并说明不同先验概率下被试的声音差别能力和判定标准有什么差异?
2.画出等感受性曲线。
猜你喜欢
-
- 03-082018考研英语完型填空模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 03-09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03-0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选择题及答案(多选23)
- 03-092012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六(5)
- 03-09考研西安交大管理学经典案例(8)
- 03-082019年考研数学精选试题及答案6
- 03-09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研经典试题及答案(第13套)
- 03-092011考研政治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模拟试题(4)
- 03-082019考研政治专项练习题-判断题(201-286)
- 03-092016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医学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