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逻辑真话假话题常见考点
真话假话题是逻辑考研的一个常见考点,基本上每年都会出一或两道题。但这种题型由于信息量大,而且往往会携带一些干扰信息,答案不是那么明显,这样对考生做题往往会带来一些困难,使得考生不能很快地做出答案,而且很有可能选错。因此,这种题型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真话假话题型的出题方式一般是怎样的?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是什么?如何迅速地排除干扰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呢?下面跨考教育带你来一一进行解析。
真话假话题一般都是在题干中先给出几句话,至少三句话,或者是断言,或者是预测,这几句话之间存在着某些关联,然后告诉读者“题干中只有一个断言(或预测)是真的”,或者“题干中只有一个断言(或预测)是假的”,或者“题干中最多有一个断言(或预测)是真的”,或者“题干中最多有一个断言(或预测)是假的”,抑或“题干中有两个断言(或预测)是真的,并且有两个断言(或预测)是假的”,等等。最后的问题是,“以下哪项一定成立?”,“谁说了真话,而谁说了假话?”“谁是罪犯?”,等等。这就是真话假话题的一般出题方式。
这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通常是对当关系。对当关系分为四种: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既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因此必有一真,也必有一假。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可以同假,而且必有一假。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可以同真,而且必有一真。而两个命题P和Q有从属关系,意思是,P真可推出Q真,Q假可推出P假,而P假时不能推出Q的真假,Q真时也不能推出P的真假。这四种关系中,真话假话题中考查最多的是矛盾关系。
在做题时,我们首先在题干中找到有某些对当关系的断言,有时候如果题干信息太复杂可以考虑形式化,然后以这些断言和对当关系入手,结合已知“题干中只有一个断言(或预测)是真的”等信息,逐步进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选项。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不作案,那么丁不作案。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甲说假话,作案的是乙。
(B)丁说假话,作案的是丙和丁。
(C)乙说假话,作案的是丙。
(D)丙说假话,作案的是丙。
(E)丁说假话,作案的是丁。
首先来看,这是一个真话假话题。题干中给出了四句话。这四句话之间有些关联。有什么关联呢?不难发现,根据乙的口供,丁是案犯,而根据丁的口供,丁又不是案犯,这两个口供互为矛盾关系,因此必有一真。我们就从这个矛盾关系入手。已知只有一个断定是真的,因此这句真断定一定是乙或丁的口供之一,而甲和丙的口供都是假的。由甲的口供为假,得:罪犯不是丙,因而排除选项B。由丙的口供假,得:罪犯是丁。因此丁说假话,且作案的是丁。所以该题正确选项为E。
读者们,你们明白了吗?这种解题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你们明辨是非,还可以在侦探破案的过程中迅速理清思路,抓住罪犯哦!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这种解题方法,你们基本上可以轻松自如的应对真话假话题了!
以上例子并不难,但是解题方法差不多都囊括在里面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碰到真话假话题,不管有多难,都可以先考虑用这种方法去解答。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如果题干中不隐含对当关系,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先做一个合适的假设,如果从假设和题干信息推出矛盾,就说明假设为假,然后再根据题干逐步得出答案。我们在下一讲再具体解析这种方法。
猜你喜欢
-
- 03-09考研逻辑中的“有”比你想的更复杂
- 03-09文学专业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2)
- 03-082016年考研农学大纲详解:生物化学
- 03-092013年美术学专业考研强化复习注意事项
- 03-092016考研心理学强化复习思路点睛
- 03-09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高分攻略
- 03-09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年《计算机原理》考研大纲
- 03-09解析2016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大纲:数列找规律
- 03-082018年考研管综写作大纲早知道
- 03-092018考研考试大纲发布前专业课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