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遗传学考研指导:孟德尔遗传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能从亲代遗传给子代。
*单位性状:个体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之后的性状。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如花色基因型CC、Cc、cc。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孟德尔试验的特点:
(1). 遗传纯:以严格自花授粉植物豌豆为材料;
(2). 稳定性状:选择简单而能稳定遗传的 7 对性状进行试验;
(3). 相对性状:采用各对性状上相对不同的品种为亲本;
(4). 杂交:进行系统的遗传杂交试验;
(5). 统计分析:系统记载各世代中不同性状个体数,应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否定了混合遗传观念。
孟德尔认为父母本性状遗传不是混合,而是相对独立地传给后代,后代还会分离出父母本性状。于是提出:①.分离规律;②.独立分配规律。
分离现象的假设:
1.体细胞中成对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将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而互不干扰地分离;
2.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1.测交法:也称回交法。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基型的亲本杂交,根据测交子代(Ft)的表现型和比例测知该个体的基因型。
2.自交法:F2植株个体通过自交产生F3株系,根据F3株系的性状表现,推论F2个体的基因型。
3.F1花粉鉴定法:杂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各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配子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独立分配的实质:
1.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2.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P76 表4-5
结论:如有n对基因,其F2表现型的比例应为(3:1)n次方的展开。
乘法定理: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加法定理:两个互斥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各个事件各自发生概率之和。
二项式展开:推算其中某一项事件出现的概率,可用以下通式:
r 代表某事件(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次数;
n–r 代表另一事件(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次数。
!代表阶乘符号;如4!,即表示4 ×3×2×1=24。
应注意:0!或任何数的0次方均等于1。
卡方测验:进行c2测验时可利用以下公式
(O是实测值,E是理论值,S是总和),即:
显性现象的几种表现(重点)
1. 完全显性:F1表现与亲本之一相同,而非双亲的中间型或者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
2. 不完全显性: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3. 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
4. 镶嵌显性:F1同时在不同部位表现双亲性状。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1.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2.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3.重叠作用: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影响的相同。重叠作用也称重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
·这些显性基因的显性作用相同,但不表现累积效应,显性基因的多少不影响显性性状的发育。
4.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表现有遮盖作用,显性上位即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5.隐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
·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的不同点:上位性作用发生于两对不同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则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两个成员之间。
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这对基因称为显性抑制基因。
·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的不同点:
(1). 抑制基因本身不能决定性状,F2只有两种类型;
(2). 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本身还能决定性状,F2有3种类型。
在上述基因互作中:F2可以分离出二种类型 9 : 7 互补作用
15 : 1 重叠作用
13 : 3 抑制作用
三种类型 9 : 6 : 1 积加作用
9 : 3 : 4 隐性上位作用
12 : 3 : 1 显性上位作用
基因间表现互补或累积 9 : 7 互补作用
9 : 6 : 1 积加作用
15 : 1 重叠作用
不同基因相互抑制 12 : 3 : 1 显性上位作用
9 : 3 : 4 隐性上位作用
13 : 3 抑制作用
上述基因互作中,虽然表现型的比例有所改变,但基因型比例仍与独立分配时相一致(9:3:3:1),是孟德尔遗传比例的深化和发展。
基因互作的两种情况:
(1). 基因内互作:指同一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为显性或不完全显性和隐性;
(2). 基因间互作:指不同位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一个性状,如上位性或抑制等。
一、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 F1群体内有3/8的植株为红果二室的,3/8是红果多室的,1/8是黄果二室的,1/8是黄果多室的。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
答:番茄果室遗传: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其后代比例为:
二室:多室=(3/8+1/8):(3/8+1/8)=1:1,因此其亲本基因型为:Mm×mm。
番茄果色遗传: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其后代比例为:
红果:黄果=(3/8+3/8):( 1/8 +1/8)=3:1,
因此其亲本基因型为:Yy×Yy。
因为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所以这两个亲本植株基因型:YyMm×Yymm。
二、下表是不同小麦品种杂交后代产生的各种不同表现性的比例,试写出各个亲本基因型(设毛颖、抗锈为显性)。
亲本组合 | 毛颖抗锈 | 毛颖感锈 | 光颖抗锈 | 光颖感锈 |
毛颖感锈×光颖感锈 | 0 | 18 | 0 | 14 |
答:根据其后代的分离比例,得到各个亲本的基因型:
(1)毛颖感锈×光颖感锈: Pprr×pprr
(2)毛颖抗锈×光颖感锈: PpRr×pprr
(3)毛颖抗锈×光颖抗锈: PpRr×ppRr
(4)光颖抗锈×光颖抗锈: ppRr×ppRr
三、设有3对独立遗传、彼此没有互作、并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Aa、Bb、Cc,在杂合基因型个体AaBbCc(F1)自交所得的F2群体中,求具有5显性和1隐性基因的个体的频率,以及具有2显性性状和1隐性性状的个体的频率。
答:由于F2基因型比为:27:9:9:9:3:3:3:1
而27中A_B_C_中的基因型: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1)5个显性基因,1个隐性基因的频率为:
(2)2个显性性状,一个隐性性状的个体的频率:
四、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试决定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可能有几种基因组合? ⑴. 一条染色体;⑵. 一个个体;⑶. 一个群体。
答:a1、a2、a3、a4为4个复等位基因,故:
⑴.一条染色体上只能有a1或a2或a3或a4;
⑵.一个个体:正常的二倍体物种只含有其中的两个,故一个个体的基因组合是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 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⑶.一个群体中则a1a1、a2a2、a3a3、a4a4、a1a2、a1a3、a1a4、a2a3、a2a4、a3a4等基因组合均可能存在。
猜你喜欢
-
- 03-092015年考研专业辅导:第十四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 03-092016经济学考研高频考点:通货膨胀
- 03-092012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通读教材归纳专题
- 03-092016考研普通心理学要点: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
- 03-082016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后期复习策略
- 03-092016罗宾斯《管理学》考研考点:考评内容形式
- 03-09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0)
- 03-09北师大2013年考研综合真题解析
- 03-092013考研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基础课预测
- 03-092018考研专业课名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