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2016年考研《政治》考前点题(马克思主义原理)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0:45:08  作者: 匿名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诗人李贺在《嘲少年》中写道:“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D.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3.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 )

A.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B.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

A.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C.是两极的积累即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

D.资本积累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5.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了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A.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六十二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二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二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二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立六十二年历程体现了( )

A.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7.“激流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溪谷”出自刘基刘伯温的《司马季主论卜》,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8.《抱朴子·明目》曰:“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因此,认为“物以稀为贵,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种说法( )

A.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夸大了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

C.正确的揭示了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根源

D.正确的说明了商品的价值量与市场供求的关系

9.毛泽东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这表明( )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认识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C.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利用规律改造世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0.真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真理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客观性 B.多元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11.有人考证,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丽而不敢吃它。法国一位画家冒着风险尝了一个,感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来经分析鉴定,发现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这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B.人的感官对认识没有影响

C.实践必须凌驾于规律之上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200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100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80万元,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新价值是2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

A.300% B.200%

C.150% D.100%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蒜你狠”“豆你玩”诞生后,随着生姜、食用油、白糖、苹果、棉花、中药、煤炭等商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相应的三字新词随即出现,“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等“侃市场”词汇无不彰显网民的智慧。同时“范跑跑”“躲猫猫”“楼脆脆”等其他领域的新词紧跟社会热点,针砭时弊,并在一夜之间走红网络。这些网络新词的出现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B.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D.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2.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这个典故犯的错误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经验主义错误

C.夸大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D.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3.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说明它是(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C.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D.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一种劳动

4.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特点的原因是( )

A.根本指导思想的多样化

B.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D.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直观反映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6.价值评价即价值认识或称为评价性认识,它是主体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和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的评价。价值评价特点主要有( )

A.价值评价的认识对象是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B.价值评价的标准由主体决定

C.价值评价结果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

D.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7.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自从货币形式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作为具体的使用价值而存在;另一极则是货币,它作为一般的价值而存在。货币产生后( )

A.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B.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未能消除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8.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下列国家形式属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的是( )

A.人民公社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下列几对概念的辩证关系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保持一致的有()

A.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C.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D.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10.客观唯心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世界统一于存在

C.万物皆在我心中 D.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11.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2.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联,下列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

B.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

C.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

D.只存在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却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请回答:

(1)诸葛亮对董卓、袁绍、曹操、孙权等各路豪杰的分析,体现了哲学的什么原理? (5分)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诸葛亮为刘备所规划的先取荆州、再图益州、最后中兴汉室的战略规划的合理性。(5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汶川大地震以来,有些人不断质问:这次大地震,为什么没能事先预报?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不可入”,人类目前尚不能深入到高温、高压状态的地球内部设置仪器对震源进行直接观测;大地震发生概率小、复发间隔时间长,作为科学研究,取得足够的研究样本比较困难;另外,地震先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震预测。科学发展是有过程的,我们只有从千百年人与自然相处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在科学尚不能及的地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才能更好地进步。

材料2

200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国务院总理******参加了四川北川中学临时学校开学典礼,他讲话中提到“一个民族的灾难总会由民族的进步来补偿”。

请回答:

(1)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分析汶川地震没能事先预报的原因。(5分)

(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说明“一个民族的灾难总会由民族的进步来补偿”。(5分)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异议。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居易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居易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中涉及的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并进行简要说明。(4分)

(2)这一事例对我们深化认识有何启示?并举例说明之。(6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

2.【答案】BCD

3.【答案】BC

4.【答案】BCD

5.【答案】BCD

6.【答案】ACD

7.【答案】ABCD

8.【答案】BCD

9.【答案】ABC

10.【答案】AD

11.【答案】CD

12.【答案】ABC

三、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诸葛亮对董卓、袁绍、曹操、孙权等各路豪杰的分析,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所以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其普遍性,又要看到其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对事物的认识才会比较完整。

②董卓、袁绍、曹操、孙权等都是豪杰,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每个豪杰还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比如曹操的优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的特点是“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刘备的特点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③由于既把握了各豪杰的一般性,又具体分析了其各自的特殊性,所以诸葛亮对天下英雄的看法比较完整和深刻,为正确制定夺取天下的行动战略奠定了基础。

(2)诸葛亮为刘备所规划的先取荆州、再图益州、最后中兴汉室的战略规划,体现了量变质变原理。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事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其特点是渐进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其特点是飞跃性。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所采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成就霸业、中兴汉室是质变;但这个质变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量变的积累。而夺取荆州、再图益州,就是量变。

③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诸葛亮所设计的“三步走”的战略,符合该规律。

2.【参考答案】

(1)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由于地震形成的原因极为复杂,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性,所以目前我们还不能事先预报汶川地震。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二层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灾难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提供实践经验的基础,使人们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创造条件,化害为利,实现由灾难到“历史进步”与“治国兴邦”的转化。

3.【参考答案】

(1)材料中涉及的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白居易的诗句体现了这一飞跃过程。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只有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实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沈括的实地考察和现代的科学研究实现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实践和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如中国革命初期教条的照搬苏联经验,坚持城市战争和起义的模式,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毛泽东经过大量的战争实践,并总结各地红军、红色政权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促使革命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