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核心知识一真题汇总(10)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二者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08年多选题第21题)。
典型真题
(2008年多选题第21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AB】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其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007年单选题第5题)。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具有价值尺度(2005年单选题第5题)、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典型真题
(2007年单选题第5题)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B】
(2005年单选题第5题)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C】
(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阐明了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此我们应做到: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