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考点:规律的概念如何理解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现状,中共中央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由此可见,遵循规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下规律的内容。
一、规律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里首先指出规律是一种联系,是什么联系?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规律的内涵。
其实这四个形容词也就是规律的四个特性: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客观性(客观性就是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我们要深入研究规律的内涵就需要研究这四个特点。
二、规律的特点
首先,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规律不是现象之间的联系,而是现象背后的本质之间的联系。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呢?现象可以用感官感知,本质则需要用理性思维抽象把握。比如:我们常常看到苹果落地、常常看到水往低处流,这些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本质,是规律,所以说规律一定是本质的联系,而非现象的联系。
其次,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什么是偶然性,什么是必然性呢?偶然性是事物的不确定性,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兔子一头撞树上,但不可能每只兔子天天都撞树上,这就是一种偶然性。必然性是事物确定不移的趋势,兔子必有一死,这是必然性,是规律。所以规律一定是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再次,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换句话讲,规律是一种稳定联系,只要满足一定条件,规律就会重复出现,只出现一次的绝对不是规律。
最后,规律是客观的联系。规律不是主观的联系,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
这是规律的四个特点,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规律。我们说规律是客观的,因此人不可以创造规律、改变规律、消灭规律而必须尊重规律,那么人与规律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规律的客观性是不是说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接下来探讨一下人与规律的关系。
三、人与规律的关系
一方面,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类由于藐视规律已经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的土地沙漠化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过度排放废气造成大气污染、雾霾等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等。这些都是人类现在正面临的问题,也是人们领悟到的深刻教训。
另一方面,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总之,我们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但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认识、利用规律。比如人们可以根据掌握云层分布等的规律作天气预报,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同时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比如在掌握云层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适时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行人工降雨,使得某些旱区的农作物也可以顺利生长,人们喜获丰收。通过这些,促使人类各方面得到科学的发展,共同推进人类的进步。
猜你喜欢
-
- 03-092016考研政治备考:2015年9月5日时事政治新闻
- 03-09考研政治备考:2016年5月时事政治新闻汇总
- 03-092016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中国革命新道路
- 03-082018考研政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怎么考
- 03-092015考研政治时政热点:渐进式延迟退休
- 03-092012考研政治指导:资本主义地租
- 03-092012考研政治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56)
- 03-092016考研政治备考:2015年1月17日时事政治新闻
- 03-092017考研政治备考:2016年5月31日时事政治新闻
- 03-092013考研政治时事热点:11月5日国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