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动态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

2012考研政治指导:邓论复习要点分配制度

考研政治  时间: 2019-03-09 10:17:01  作者: 匿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

(2)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分配个人收人时,必须承认劳动的差别,并体现这种差别。

(3)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

(2)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这决定了在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等量劳动不一定取得等量报酬。

(3)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4)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唯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决定了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渠道必然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其中,绝大部分分配方式可以归纳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4、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客观必然性:

(1)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趋于多样化,决定了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也有多样化的趋势。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由于在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创造价值,这就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并坚持其主体地位;同时,由于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这就要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能取得相应的收入。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分配方式也同样可能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综上所述,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把分散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动员起来,投入现代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合理利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