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英语指导:四种题型阅读选择通关秘籍
在整个考研科目中,英语对大部分同学是比较吃力的一门,要想顺利考上研究生,英语是必过关,而在英语考试中,阅读占据最大一部分分值,因此也就有“得阅读得天下”的说法。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关于选择题部分,翻看一下历年真题就可以了解基本情况,在阅读理解部分中它是最稳定的一个大部分,多年来几乎未变化,分值是40分。对选择题做深一步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考研阅读理解在考察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细节题、主旨题、识词题、推断题。具体来说:
细节题
这类题占70%左右,就是根据文章中具体细节信息做出提问的题目,题干一般由who,what, when, where, why, 和how围绕展开。
这类问题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与原文意思相同的才是正确的,不能单纯的看表面文字有多少相同。如07年真题第28题,题目问的是人们如今不能在IQ测试中得到像Savant那样高分数的原因。对于这道题,我们首先应回到原文的出题点,即文章第四“super high scores like vos savant s are no longer possible, because scoring is now based on a statistic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mong age peers, rather than simply dividing the mental age .” 再看四个选项,只有第一项的与这句的意思一致,即IQ的计算方法改变了,其他三项或者与文章意思相反,或者文章根本没有提及。
主旨题
这类题题干经常出现的标志词有:main idea、best title、purpose、conclusion、topic、idea、tone、attitude等。
若是仅问其中某一段的中心思想,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加起来考虑;如问整篇文章的主旨,首先要充分利用每个段落主题句的共性来准确确定文章主题词,进而确定文章主旨;考查作者对文章所谈问题的态度题目,一般都是分析这类题目需要多注意文章开头、结尾等传达作者感情倾向的地方。如07年真题第30题,本题问作者对IQ测试的态度,此题不能根据文章具体的某一处得出答案,只能在全面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得出答案,根据作者所举的IQ测试得分低的人也能在其它考试中得高分等例子,可见作者对IQ测试持否定的态度,明白了这一点,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识词题
这类题常问考生一些不认识、从未见过的一些生词或词组的意思是什么。
这类题所考的单词不是大纲范围外的词汇就是大纲范围内词汇的生僻含义,所以答这种题不能仅靠自己记忆的单词的含义,否则很容易出错,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判断。这种题的解题方法就是在所要推测词的附近进行搜索。07年真题第22题考mania的意思,遵循这个规律,我们很容易在mania前面找到“mad”,结合句子结构,我门可以判断这两个词的意思一致,而选项中与它对应的就是“crazy”。
推断题
根据文章中的具体细节或段落信息做出提问并且推断作者言外之意的问题,其典型词有两个:infer和imply。
本类题原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根据所给信息进行推理,也就是说必须以原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词语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首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定位推断的根据,然后仔细区分四个选项的意思差别,一般可以排除与原文意思明显不一致的,再从剩下的选项中选择与全文意思最相近的一项,必要时还可以使用“逆推法”,即看从选项中能否推出原文的意思来。如07真题第34题,“it can b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首先,我们应把推断的根据放在最后一段,通过阅读最后一段,我们可以排除与原文意思差别很大的A、B两项;而C、D两项意思较近,一个是经济问题会带来政治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指示着政治问题。根据原文最后一句“the financial fallout has begun ,and the political fallout may not be far behind.”可见经济问题已经发生,而政治问题还未发生,它们之间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从属的关系,所以应选C。
猜你喜欢
-
- 03-09三类2018考研英语长难句不同形式get不同套路
- 03-08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新增词汇完全列表(17)
- 04-082012考研英语翻译需要注意的易丢分点
- 04-082004年英语专八考试阅读真题:text G
- 03-082015考研英语作文吸睛大法让你的作文高分不下
- 04-08四月来了,这份计划书请收好
- 03-082012考研英语辅导完型填空考点破解
- 03-08考研英语指导:翻译题解题技巧
- 04-08bulk的解释含义及用法例句
- 04-08activate的解释含义及用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