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历史基础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不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的是()
A.山顶洞人 B.资阳人 C.河套人 D.丁村人
2、下列哪一项制度不是从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
A.上计制度 B.玺书制度 C.俸禄制度 D.军功入仕制度
3、曹魏时期的翻车和唐时期的筒车最大的不同是()
A.用途 B.动力 C.原理 D.功效
4、下列政权中不属于“五胡”建立的是()
A.北燕 B.西燕 C.前燕 D.南燕
5、清代汉学中,不属于以恵栋为代表的吴派的是()
A.段玉裁 B.洪亮吉 C.王鸣盛 D.钱大昕
6、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初梁启超史学主张的是()
①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 ②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 ③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
④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中华民国之政体实行总统制
8、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
A.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
B.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实验
C.陶行之的乡村教育实验
D.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
9、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将沦陷区矿业、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交由日本公司专营,打出的名义是()
A.军管理 B.委托经营 C.中日亲善 D.中日合办
10、《朝鲜李朝实录》明代史料是()抄录的
A.孟森 B.谢国桢 C.吴晗 D.吴宗慈
11、埃及新王国的建立者是()
A.埃赫那吞 B.图特摩斯一世 C.图特摩斯三世 D.雅赫摩斯一世
12、在古代印度,哪个种姓被称为“一生族”()
A.婆罗门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首陀罗种姓
13、在民族大迁徙中,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王国有()
①西哥特王国 ②勃艮第王国 ③法兰克王国
④东哥特王国 ⑤伦巴德王国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14、“追随阿里的人”指的是以下哪个派别()
A.什叶派 B.逊尼派 C.哈瓦立派 D.军事民主派
15、最早以立法的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A.《德政令》 B.《养老律令》 C.《大宝律令》 D.《飞鸟净御原令》
16、抨击嘲讽教会的贪婪腐化的著作有()
A.愚人颂、巨人传、十日谈 B.神曲、十日谈、愚人颂
C.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巨人传 D.十日谈、巨人传、神曲
17、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已经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发生严重动摇
18、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正式成立于()
A.1871年2月28日 B.1871年3月18日
C.1871年3月28日 D.1871年5月28日
19、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和《国家与革命》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 《国家与革命》和《和平法令》 D.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20、二战中,德国制定的“绿色方案”侵略计划是针对下列哪个国家的()
A.捷克斯洛伐克 B.奥地利 C.荷兰 D.苏联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唐律疏议》
22、鹅湖之会
23、《应诏统筹全局折》
24、新生活运动
25、恺撒
26、瓦尔纳制度
27、克吕尼运动
28、洛迦诺公约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冠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兴盐设酒准置均输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使也 ————《盐铁论》卷一
(1)为上段材料加句读。
(2)何谓“均输”、“平准”。
(3)试析汉武帝平准、均输与盐铁政策的利弊。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弱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的多。”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抗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须是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
(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4)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好找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
四、问答题:31-34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述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变革及其影响。
32、简述清末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33、简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4、试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学称之为晚期智人阶段。选项D.丁村人属于早期智人阶段,不属于这个范围。
2、B 【解析】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新型官僚任用制度,但是其中的玺书制度是在春秋末期开始推行的,其他三项始于战国时代。考生需要对这些制度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实行效果。
3、B 【解析】翻车以人力为动力,而筒车以水流为动力。
4、B 【解析】在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成为各民族政权争权夺利的主要战场,这一时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但是还有一些在五胡之外的民族参与了斗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包括代、冉魏和西燕。考生应该准确掌握十六国的建立民族和时间顺序。
5、A 【解析】本题是对于明清思想文化的考察。选项A,段玉裁是皖派代表之一,清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曾师事戴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之学。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对我国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6、C 【解析】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中国史绪论》和《新史学》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诞生,其中主要的新主张是指斥封建史学为帝王家谱,并称社会是在不断地演变之中,本题属于细节考查题。
7、D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考查题,要求考生掌握《临时约法》的内容。《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国家政体按照五权分立的体制建立,体现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这里考生必须注意《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约法》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其中之一便是前者主张实行总统制,后者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原因是孙中山准备把大总统禅让给袁世凯,而革命党人试图用《临时约法》来约束袁世凯。
8、C 【解析】陶行之的乡村教育实验虽然也在同一时期,但是主要是开展乡村教育方面,并不涉及乡村改造,此外发展实验教育的还有黄炎培等人。考生需要注意这些细节考点。
9、A 【解析】对于日本在华经济侵略方式的考察。在工矿业方面,在华北采用“军管理”,在华中采用委托经营,以战养战的政策提出后,改用中日合作的方式,实际上企业经营权归日本,大部分利润也归日本所有。
10、C 【解析】本题是对民国时期文化的一种考察。《李朝实录》是朝鲜李氏王朝472年(1392-1863)的编年史,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纪录遗产,其中的明代史料被著名明史专家吴晗辑录成《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另外,考生对选项中的其他人也应该有所了解,孟森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是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谢国桢是著名明清史专家,著有《晚明史籍考》;吴宗慈是著名方志学家,著有《中华民国宪法史》。
11、D 【解析】本题是对古埃及文化的简单考察,考生应该掌握埃及比较重要法老的主要功绩。
12、D 【解析】本题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考察。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认为四种姓中之首陀罗种姓为贱民,无任何宗教特权,既无拜神与礼诵吠陀之权利,亦无第二度之生命,故称为一生族。
13、D 【解析】本题是对日耳曼人在入侵西罗马帝国的过程中建立的国家的考察。
14、A 【解析】本题是对伊斯兰文明的考察。伊斯兰教的主要派别有逊尼派和什叶派,此外还有哈瓦立派等小派别。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主要分别在对于穆罕默德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派的观点,只有穆罕默德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后裔(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的继承人,而逊尼派则认为,哈里发只是信徒的领袖,穆罕默德的宗教领导人的身份的继承者,无论是谁,只要信仰虔诚,都可以担任哈里发。
15、D 【解析】本题是对中世纪日本历史上的法典的考查。大化革新以后,日本以唐律为范本,开始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668年制定了22篇的《近江令》,它是日本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据日本学者研究,《近江令》大体参考了唐代《贞观令》,成为以后日本《令》的基础。天武天皇即位后,681年开始修订《近江令》,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飞鸟净御原令》,亦称《天武令》。700年,天皇命刑部亲王,藤原不比等19人撰定律令。该法典制定于大宝年间,称为《大宝律令》。制定《大宝律令》的17年后的718年,藤原不比等奉元正天皇之命,以《大宝律令》和唐朝的《永徽令》为基础,制定了《养老律令》。《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制定,标志着日本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至此,日本已成为一个法式完备的封建国家。
16、B 【解析】本题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主要著作的内容的考察。考生应该结合作者生活的不同环境和该时期的特点去把握不同著作的内容。《巨人传》以夸张的手法歌颂人的力量的伟大,嘲讽了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贵族。《堂吉诃德》对西班牙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嘲弄了没落的骑士制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贵族和教士的专横,以及人民群众的痛苦。《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剧本,反应的是一种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17、B 【解析】本题是对启蒙运动的考查。以上四项都应该算是“自由”“平等”要求在当时社会的反映,而要抓住实质的反映则需要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理论去思考,封建王朝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人们的思想也是保守的、闭塞的,绝对服从王权、教权成为理所当然的意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公平交易,自由买卖的行为也必然引发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自由”、“平等”要求在商品经济出现后自然会应运而生。总之,一定时期的思想必然是一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所以此题应选B。
18、C 【解析】本题是对巴黎公社简单考察。导致巴黎公社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1871年3月18日,梯也尔命令正规军去夺取存放在蒙马特尔高地及全城其它地方的大炮,引发了士兵和市民的起义。3月26日进行了公社选举,28日公社正式成立。5月28日,公社失败。
19、A 【解析】本题是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考查。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取得并建设国家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20、A 【解析】二战,德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制定了针对不同国家的各“色”方案。其中,白色方案是入侵波兰的计划代号,红色方案是对法国的作战计划代号,黄色方案是最初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计划方案的代号,绿色方案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作战计划代号。
二、名词解释
21、《唐律疏议》:书名,本名《律疏》。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唐律,太宗时修订完成,唐永徽三年(652),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加以解释,并设有问答,成三十卷,于次年颁行。律疏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疏与律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开元二十五年(737)又重加刊定,故今所见刊本有永徽以后的地名、职官、名物及避讳字样。全书分十二篇,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五百条。《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为唐后各代立法所本,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一定影响。
22、鹅湖之会: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在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因发生在鹅湖书院,故得名。南宋淳熙二年,吕祖谦因鉴于朱熹、陆九渊两派学说论点不同,常引起争论,故而发起约会,邀请朱、陆两家集会于鹅湖寺。当时,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皆应邀赴约。在这里发生了朱陆两派学说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之约”;陆九渊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的分歧点。这次争论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争论的实质都是为了争夺正宗教主的地位。但是,这次鹅湖之会并没有解决他们两派学说之间的分歧,故以后还有更加激烈的关于世界观问题的争论。
23、《应诏统筹全局折》:这是康有为在1898年1月29日的上皇帝第六书,在这次上书中,康有为提出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变法,他认为当务之急有三点:第一,大集群臣,以定国是,皇帝宣誓变法,任何人不得违抗;第二,设立对策局,以招贤才,在午门设上书所,允许官民上书,以发现人才;第三,设立制度局,以定宪法,由十数名有才干者主持,皇帝每日亲临议政,决定制度的增删改变,颁布施行。
24、新生活运动:为了提高国民的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义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运动由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25、恺撒:古代罗马著名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达成互相支持的秘密协议,即前三头同盟,实际三方斗争不断。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历经8年,征服高卢全境,权势日重。克拉苏死于帕提亚战争后,庞培倒向元老院,并且合谋解除恺撒的兵权。恺撒闻讯后于公元前49年率兵进入罗马,取得罗马政权后,实行一些列改革。恺撒的独裁和改革引起部分固守共和的元老贵族的不满,经过精心策划,元老派贵族乘机与公元前44年元老院开会之机刺杀了恺撒。
26、瓦尔纳制度:该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瓦尔纳制度。“瓦尔纳”,汉译“种姓”,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瓦尔纳制度又叫种姓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他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及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吠舍由雅利安农村公社成员组成,具有人生自由,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这些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27、克吕尼运动:10世纪至11世纪西欧基督教会修道院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得名于运动发源地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以该院为中心的修士主张加强修道院管理,修士须加强文化水平和神学修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会被世俗社会腐蚀和侵犯。该运动得到西欧修道院的普遍响应。运动后期要求教皇权力至上,主张教皇有权独揽主教授职权,甚至有权废黜世俗君主,一些该派修士诸如格里高利七世和帕斯卡尔二世担任教皇后实践了这些理论,从而引起了教皇与世俗君主的长期斗争。
28、洛迦诺公约:1925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城举行国际会议,以解决欧洲安全问题,会议上,共签订了《莱茵保安公约》等8个文件,总称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有:维持德法、德比领土现状,不违反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法、德、比三国保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英、意两国充当公约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任务;德与法、比、波、捷签订仲裁条约,规定正常外交方式不能解决的争端应交由仲裁法庭和国际常设法院解决;法国同波、捷签订相互保证条约;允许德国加入常任理事国。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德国恢复大国地位,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德法之间的仲裁者和保证人;法国则失去了对德国的制裁权。该公约是西方大国妥协的产物,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三、材料分析题
29、(1)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冠,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兴盐设酒准置均输,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使也。”
(2)所谓均输,即由国家统一征购,运输货物。汉武帝时,由大农令在各地设均输官,将应该运输到长安的货物,运输到异地出售,再在异地购买货物,于他地出售。通过均输法的实施,汉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了增长,同时也打击了大商人的垄断行为。
所谓平准,即由国家平抑物价。汉武帝时,大农令在中央设平准官,按照长安的物价,将各地运输到长安的物品,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从而稳定了长安的物价。同时也打击了大商人囤积居奇的行为。
(3)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政策基本缓解了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和豪强势力,不扰民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政府的正常运转,更为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对外战争准备了充足的经济力量。同时,也是汉武帝政治专制、思想独尊、经济垄断三位一体封建专制制度的完善。但是,这些政策都是从抑制商业的角度制定的,制度实行之后,造成了大量的中等商人的破产,这对于经济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30、(1)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
(2)争取自治。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手工业、税务等。
(3)国大党内部出现严重意见分歧;非暴力抵抗方法不适应运动发展和斗争需要。
(4)不同意。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对英国殖民统治有巨大的打击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但不是逃避斗争;其在一定程度上的软弱性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
四、问答题
31、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清的统治阶层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
(1)明朝中期,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有四:第一,田赋和力役均按银征收;第二,将一部分力役分摊到田亩中征收;第三,简化合并征税项目;第四,改民收民解缴纳赋税为官收官解缴纳赋税。一条鞭法实施以后,首先,由于改以银征税,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其次,将部分力役摊入田亩中,一方面意味着放松了对人民人身控制,另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最后,一条鞭法的实施防止了地主躲避赋役。后来随着明王朝的腐败,加征加派接连不断,人民负担有增无减。
(2)清初,取消了各种加派,重新恢复了万历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一条鞭法的实行并不彻底。康熙帝先进行小幅度改革,于康熙五十一年下令,按照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额为准征税,以后增加人丁,不再额外增加税额,这就使得每年的丁税有了固定的数额。固定人丁,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是这只是不再增加丁银,并非取消丁银。人丁和丁银的固定,为地丁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3)雍正帝即位后,推行摊丁入亩。所谓摊丁入亩,也就是将固定下来的丁银,分摊到田亩中征收,不再以人丁为对象征税。具体做法是将各省原来应该缴纳的丁银,分摊到各州县,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称“地丁制”。同时,班匠银、市丁银等其他赋税也分摊到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彻底改变了我国以人丁和土地为主的二元税制,取而代之单一的土地税制,它的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第一,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第二,摊丁入亩实施后,不再以人丁征税,即意味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迁徙、转业不必再受到严格的户籍制度制约,他们可以进入城市和矿山,成为雇佣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城市手工业者也不再有丁银的负担,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第三,由于不再以丁为征税对象,农民不必再担心人口增长导致负担加重,也就不必在隐匿人口,这对于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统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3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的侵略方式,因此要求清政府加强自身的统治;而《辛丑条约》签订后,统治危机的加深也迫使清政府需要通过改革,加强统治;《辛丑条约》的签订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民众要求清政府改革图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传统的御侮方式已经无法改变中国现状。正是在这些原因之下,清政府推出了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如下:政治上,裁汰精简合并一些行政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且设立了商部、民部、学部等部门;经济上,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并且给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荣誉头衔;军事上,编练新军,废除武举,创立武备学堂;教育文化上,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鼓励出国留学。
清末新政,从形式上看,与百日维新的内容相似,从性质上看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大致是洋务运动的翻版。它并没有达到清政府的预期目的,反而加剧其与一些汉族地主的矛盾,一些措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不过,清政府的经济文化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学习、传播。
33、社会背景:(1)西欧封建主的各个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扩张领土,广殖财货。(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出于控制东正教和夺回被伊斯兰教徒占据的地盘的目的,也渴望向东方扩张。(3)以意大利商人为首的西欧商人,为了独霸东西方贸易,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侵。(4)西欧的一部分农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也卷入了十字军运动。(5)近东地区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为西欧教会和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
基本过程:第一次东征(1096年—1099年)分四路进军,攻占耶路撒冷。十字军大肆劫掠,杀戮7万人,并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第二次东征(1147年—1149年)为响应耶路撒冷国王求援,企图夺回被土耳其军队收复的埃德萨,遭失败。第三次东征(1189年—1192年)企图夺回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克的耶路撒冷,遭到顽强抵抗未能如愿。第四次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攻陷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都把进攻矛头指向埃及,均告失败。第八次(1270年)进军突尼斯,也以悲剧告终。历次东侵所占据点不断丧失,1291年,最后据点阿克城失守,标志着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
历史影响:(1)给近东和西欧人民均带来不同程度的苦难。(2)东西方往来频繁,促进西欧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有利于西欧中央集权的形成。(4)教皇和教会的影响下降。(5)对西欧农奴解放的影响。(6)加强了西欧商人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7)东方的一些先进技术等传进西欧。
34、相同点:
(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4)前者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后者则是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6)维系前者的国际组织是国联;维系后者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猜你喜欢
-
- 03-092016年考研政治专项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 03-092016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模拟题—医学(12)
- 03-092014年考研政治章节练习:毛特理论(5)
- 03-092012考研政治:基础阶段强化练习及答案(009)
- 03-092014年考研历史学专业模拟试题及答案(7)
- 03-082019考研政复习指导卷含答案(5)
- 03-082018考研教育心理学试题模拟
- 03-092013年考研政治模拟练习及答案(分析题9)
- 03-092015考研政治冲刺:精选40道思修多选题及答案
- 03-092015年考研英语词汇练习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