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答案及解析(跨考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干】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
【选项】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A
【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题干】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
【选项】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答案】C
【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D选项与题干无关,人的意识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题干】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 )。
【选项】
A.20万元
B.20.5万元
C.21.5万元
D.22万元
【答案】D
【解析】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即c+v)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成本是由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题干中不变资本就是15万,可变资本5万,生产成本是20万,利润是2万,所以生产价格是22万元。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知识点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4.【题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 )。
【选项】
A.私人资本所有制
B.法人资本所有制
C.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D.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5.【题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
【选项】
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存在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的经济形式是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形式。因此本题选择C答案。
【考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6.【题干】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决策,其根本目的是( )。
【选项】
A.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B.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
C.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D.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答案】B
【解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求,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A选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为了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题意无关,C选项是需求侧改革的举措,D选项是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故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题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选项】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D
【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领导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8.【题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了重大制度创新是( )。
【选项】
A.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B.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D.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答案】C
【解析】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所以,选项C正确。
【考点】当前农村土地政策。
9.【题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集中表现在( )。
【选项】
A.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B.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
C.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D.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道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答案】A
【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989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选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C选项错误,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发生在辛丑条约之后。辛丑条约允许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D选项错误,19世纪70志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周边领国,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考点】本题考察列强侵略中国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特点。
10.【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四“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中的一篇文章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选项】
A.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以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答案】A
【解析】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政府提出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同时,会议不顾中国代表的抗议,规定德国应该将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五四运动由此爆发。答案是A选项。B选项错误。1914年,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C选项错误,苏俄在十月革命后,于1919年7月25日和1920年9月27日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苏俄宣布废除以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选项错误,******政府成立后,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考点】本题考察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
11.【题干】毛泽东思想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得到了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其标志是( )。
【选项】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科学概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释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完整论述
D.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的系统提出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所以答案是B选项。C和D错误,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考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
12.【题干】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康、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迫使******军处于被动地位,这表明( )。
【选项】
A.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军队
B.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展开
C.人民解放军同******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D.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军队。
C选项错误,1948年秋,毛泽东同志从人口到兵力和解放区面积对比后,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D选项错误。人民解放战争从防御直接转为进攻,无战略相持阶段。B选项正确。从1946年6月到1947年7月,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兵力和装备都有所改善。三路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相互策应,机动歼敌,迫使******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考点】1946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发展的过程。
13.【题干】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决定事业的成败。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 )。
【选项】
A.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B.低层次的信念代表了一个人基本信仰
C.相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的信念始终一致
D.各种信念没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答案】A
【解析】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因此A选项正确,;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因此B选项错误;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一方面要承认这是正常现象,不宜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也有共通之处,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理想,因此C选项错误;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因此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信念的相关考点。
14.【题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确定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遵循。人生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的客观规律,其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
【选项】
A.历史标准
B.政治标准
C.经济标准
D.文化标准
【答案】A
【解析】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所以这是一个历史标准。因此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和普遍标准。
15.【题干】自2016年5月20日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就职以来,两岸制度化沟通和协调中断。其根本原因在于( )。
【选项】
A.台湾在美国测试新的导弹防御系统
B.台湾当局减少了赴台旅游大陆游客的配额
C.美国高规格“礼遇”台湾当局领导人过境
D.台湾当局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
【答案】D
【解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5月20日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谈话: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和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协商谈判机制,均建立在“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之上。只有确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两岸制度化交往才能得以延续。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福祉和亲情,共同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国内时事的单项选择题。
16.【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经历了长期和频率的战争与冲突,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被称为“火药库”。2016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平作出不懈努力。中东问题的核心是( )。
【选项】
A.巴勒斯坦问题
B.教派冲突问题
C.恐怖主义问题
D.伊朗核问题
【答案】A
【解析】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以矛盾,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造成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稳的原因主要有:(1)大国势力及地区强国势力之间的相互争斗是导致中东安全形势及一些中东国家政局长期动荡的外部原因。(2)中东地区国家间及国家内部民族、宗教和教派矛盾错综复杂,是造成中东地区动乱的内部原因。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错综复杂,长期影响地区的稳定。历史上,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长期对立。尽管以色列与埃及和约旦分别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叙以和黎以间尚未结束战争状态。由于巴以和谈停滞不前,中东和平进程步履艰难。因此,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得不到公正解决是中东动乱的根源所在。(3)中东地区的教派冲突一直是影响中东地区安全与稳定以及政局动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国际时政部分,地区热点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题干】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北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
【选项】
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答案】ABC
【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是以中介的形式连接主体和客体。ABC选项正确。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人类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科学文化实践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察的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的基本形式。
18.【题干】唯物史观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前提下,高度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是( )。
【选项】
A.历史人物不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B.历史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等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C.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往往能够首先发现或提出历史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
D.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答案】ABC
【解析】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选项ABC。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识,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察的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题干】马克思指出,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
【选项】
A.用资本手段获取市场暴利
B.用剥削手段榨取剩余价值
C.用野蛮手段进行殖民掠夺
D.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答案】CD
【解析】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新兴资产阶级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C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资本原始积累相关内容。
20.【题干】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使用,使资本有机构成为断提高。然而就一般意义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实际上是( )。
【选项】
A.一个社会增长财富和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趋势
C.社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D.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答案】BCD
【解析】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住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有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也是社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选项BCD正确。资本有机构成不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A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察的是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关考点。
21.【题干】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
【选项】
A.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D.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ABCD
【解析】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正在找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ABCD选项均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相关考点。
22.【题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 )。
【选项】
A.思想路线的核心
B.兴国、文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C.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D.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答案】BCD
【解析】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选项A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所以,正确答案是BCD。
【考点】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党的基本路线。
23.【题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同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截止2016年7月,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万份,累计合同额2790亿美元。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旨在( )。
【选项】
A.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C.促进沿线各国共用繁荣
D.探索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
【答案】ABCD
【解析】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探索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带一路”建设。
24.【题干】2016年7月以来,中央陆续派出环保督查组进驻各地进行现场督查,掀起了一场新的治污问责风暴,环保督察,从环保部门牵头到中央主导,从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查督并举,以督为主”,这是我国环境监督模式的重大变革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建立环保督查工作机制有利于( )。
【选项】
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强化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
C.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D.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答案】BCD
【解析】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对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具有重要意义。选项A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考点】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的意义。
2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16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
【选项】
A.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B.构建和谐世界的内在要求
C.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D.分析世界发展历程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结论
【答案】ACD
【解析】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选项B是干扰项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考点】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创新。
26.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要求,其主要内容是( )。
【选项】
A.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B.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C.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D.着力增强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答案】ABCD
【解析】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要求,其主要内容:一是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三是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四是着力增强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考点】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
27.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不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的方式有( )。
【选项】
A.控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B.在中国设立银行
C.控制中国的关税和盐税
D.在中国设立出版机构宣传西学
【答案】ABC
【解析】列强控制中国经济的方式包括:A选项控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尤其是铁路成为列强控制中国,扩大势力范围,获取政治经济利益的工具;沿海和内河航运业大都被外资公司所控制。B选项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这些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操纵中国外汇、经办对华贷款、投资开设厂矿、发行纸币,形成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垄断地位,成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中心。C选项以关税、盐税担保,而这两项为清政府重要财政来源,列强通过控制这两项税收,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D选项不属于经济方式,故不选。
【考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8.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躯,一生以革命为已任,立场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表现在( )。
【选项】
A.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国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B.发动了****北流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领导了辛亥革命
【答案】ACD
【解析】孙中山先生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1926年7月以****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而孙中山已经在1925年3月去世,因此B选项错误。在******一大上,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所以C选项正确。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D选项正确。
【考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29.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常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浣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国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
【选项】
A.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B.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中缝、组织路线
【答案】ABCD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 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的束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在组织路线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因此本题ABCD全选。
【考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30.【题干】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水之如平,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刑戮、罪罚之意,也有规范之意;“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 )。
【选项】
A.法律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B.法律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C.法律富含这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
D.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答案】AC
【解析】本题是一道“案例分析”、“说文解字”类型的题目,在大纲之中并无明确的考点,但是结合材料可以分析到,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这正是表达了传统文化对法律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因此A正确;灋,刑也,水之如平,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表达了法律富含这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因此C正确。B选项题目之中并没有体现,D选项说法正确,但并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法律含义的相关考点。
31.【题干】公共生活中个****利与他****利发生冲突在所难免,比如学生宿舍里有人看书,有人休息,有人要听音乐……对解决权利冲突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每个人都有行使个****利的自由,但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这是因为( )。
【选项】
A.不尊重他****利,就有可能丧失自己的权利
B.尊重他****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C.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
D.尊重他****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答案】ABCD
【解析】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认同是权利产生的条件,尊重则是权利实现的保证。只有尊重他****利,每个权利人才能真正获得并最终实现自我权利。因此C选项正确;尊重他****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因此D选项正确;尊重他****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因此B选项正确;不尊重他****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因此A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尊重他****利的相关考点。
32.【题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与2016年2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建立五大战区及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 )。
【选项】
A.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
B.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历史性选择
C.加强国际军事合作与交流的重大步骤
D.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战略决策
【答案】ABD
【解析】习近平强调,建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是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历史性进展,对确保我军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故正确答案为ABD。
【考点】本题考察国内时政多项选择题。
33.【题干】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离欧盟全民公投,脱欧阵营以51.9%对留欧阵营48.1%的微弱得票优势胜出,英国成为首个投票脱离欧盟的国家,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变化。导致英国“脱欧”的因素主要有( )。
【选项】
A.英国不愿受欧盟某些监管规则束缚
B.英国始终反对欧洲一体化
C.欧洲遭遇史上最大难民潮冲击
D.英国“疑欧主义”传统
【答案】ACD
【解析】B选项说法“始终反对”太过于绝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CD。
【考点】本题考查国际时政多项选择题。
三、分析题
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34.2008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第一个专家系统:1982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神经网络模型;1997年,IBM“深蓝”电脑线路国际教程世界观军卡斯帕罗夫;2011年,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电视答题节目中战胜两种人类冠军;2013年,机器在人脸识别上超过人类;仅一年后,机器人在物体识别上也战胜……未来人工智能继续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很高。
在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充满无限可能的情况下,其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广泛讨论。2016年2月,在美国加州发生了一起死人驾驶汽车因躲避路上障碍物而撞上公交车的交通事故。这凸显出人中智能设备在应对人类社会各种场景时面临的挑战,人们还担心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的问题,比如将机器人用于战争是否会带来像核武器一样的后果。
有学者表示,人机对弈是人类思考自身作用契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帮助人类,创造出比李世石更优秀的棋手应该是人类的胜利,也有学者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陷入不可预知的选择困境,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发出警告;“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定会是良性的。”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柏林分析所长汉斯·乌斯克莱特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在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看来,每个发明都不可避免带来新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减少技术的使用,而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他认为,即使新的技术发展带来的49%是问题,但它首先带来了51%的好处,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无论谁胜谁败,人类都是最后的赢家,总之,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看,为何人们会对AI技术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与评价?
【答案】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具有客观性、价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再者,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解析】材料中不同学者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看法与评价。有学者表示,人机对弈是人类思考自身作用契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帮助人类,创造出比李世石更优秀的棋手应该是人类的胜利,也有学者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陷入不可预知的选择困境,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发出警告;“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定会是良性的。”根据不同的学者的不同的回答可以看出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的特点。价值评价的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不同的价值主体(学者)都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回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再者,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如何理解“用好AI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答案】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作用和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这道题跟2015年34题第一问“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侧重于考试科学技术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正确使用科学技术。
35.在宁德地委强力推动下,赤溪村打响了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的“横血”破坚战——“挪穷窝”:用移民搬迁的方式把分散的14个自然村集中起来:通路、通电。搬迁成功了,生活环境改善了,新问题又来了:搬了穷富。靠着人均不足1亩的土地,如何维持穷根,走一条自我致富之路?赤溪村两委干部再次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培育旅游特色优势产业。今天,生态旅游已成为赤溪人致富的主导产业,2015年全村人均统统入达1.3万多元,其中45%以上来自旅游业。
三十多年来,赤溪村干部群众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的大力帮助下,从“输血”帮扶到“换血”搬迁再到“造血”开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扶富乱贫之路,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问赤溪村干部群众进行在线支流时指出:“‘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
赤溪村矢志不渝推进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正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探索之路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齐”,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战的充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坚战。”
摘编自人民网(2016年2月1日、11月9日)、新华网(2016年7月25日)、央视网(2016年8月6日)等
(1)如何理解农村人口脱贫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就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民富起来,不让一个人掉队,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没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脱贫,就不是全面的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说明了消除贫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人口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此知识点涉及到了毛中特第六章和第八章社会建设的知识点。题目的侧重点是要回答,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在建成全面建成过程中“最突出的短板”。所以,从答题思路来说,首先要答出要对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做适当阐述,其次要回答出农村人口脱贫对社会的发展意义,进而论述农村人口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材料。
(2)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启示?
【答案】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启示:一是坚持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扶贫开发提供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为大规模减贫提供条件。四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六是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所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的启示。一般在回答此类题目时,思路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结合材料进行适当阐释。第二个层次回答出如何借鉴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也就是在实践当中具体怎么做,在回答此问题是可适当结合材料,以丰富、充实内容。
36.长征途中,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不断打开战局的最重要的保证。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的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的落脚点,打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发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晴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贫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长征的胜利既是“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出发点”?
【答案】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长征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解析】此题考察长征的背景、意义和重要性。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他们开始产生对错误领导的怀疑、不满。当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如何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
【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都是一场伟大的长征。在革命年代,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正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取得一系列成就的过程。需要高度概括三大历史贡献和功绩。正确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的含义。
37.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讲述了8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很快引起社会热议,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就超过了3560万次,人们发现,走入镜头的工匠们,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立足于本职工作,敬业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者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奇迹。在2016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们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令人高山仰卧=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36年一直从事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工作,以国为重、扎根一线,是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面对很多企业试图高薪聘请不为所动,他说:“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这也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
“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在工匠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凤林在36年的工作中,攻克了200多项技术难关,经他的手焊接了140多火箭的发动机,焊接的焊缝总长度达到12万多米,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他先后获得过部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组伦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等奖等30多种奖励,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的工作或许会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但是“工匠精神”却不可能被代替,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而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薪火相传的能工匠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我们今天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留念,而且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需要,也不仅仅是企业家的需要,它代表一个时代的气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业追求与人生态度。
摘编《中国青年报》(2015年5月11日)、央视网(2016年4月22日、10月9日)等
(1)“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什么?(5分)
【答案】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工匠精神崇尚劳动和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主张通过积极的劳动创造奉献人生、改变世界,这有助于在公众中引导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工匠精神具有特殊意义,它契合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助于诠释和展现中国精神的力量。工匠精神是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尤其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
【解析】本题实质考查是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考点。结合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们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令人高山仰止。“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在工匠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所以在答题目时候,我们要紧密结合材料,指出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只有更好。同时工匠精神还体现了崇尚劳动和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主张通过积极的劳动创造奉献人生、改变世界,这有助于在公众中引导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为什么说弘扬“工匠精神”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5分)
【答案】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需要。工匠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强调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内容。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敬业”和“诚信”,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本题的难度不高,学生结合材料和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答出职业道德的内涵,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内容。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考点,以及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系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8.领导人峰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
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除了G20成员,还有8个嘉宾国领导人以及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人们希望中国智慧能为长期疲软的世界经济准确把脉,找到病根,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良方。
中国一直是G20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今年肩负起G20峰会主席国的重任,跃变为全方位的协调者和强有力的主导者。本届峰会尚未开幕,习近平主席就和奥巴马总统先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中国和美国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不仅提前向峰会送上一份“大礼”,也为会议定下了以建设性伙伴关系处理各项议题的基调。
在中国的精心组织和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许多重要共识;聚焦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制定并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等28份成果文件,明确了世界经济的前进方向和具体行动计划,以期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疆界;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在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利益相同,各方应该“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坚定前行、共抵彼岸”。习近平主席特地用“桥”来比喻二十国集团,称其为“友谊之桥”、“合作之桥”和“未来之桥”。
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高度认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赞赏杭州峰会,称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推动峰会在“说易行难”的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制定行动计划,更是历史性的贡献,向世界展示出卓越领导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9月5日、9月6日)
(1)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分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主题的现实意义。(6分)
【答案】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现在,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区域贸易安排丛生,导致规则碎片化。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解析】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分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主题的现实意义。本题考察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当今的国际背景。因为杭州峰会主要是讨论的全球经济治理问题,所以这里要着重展开描述当今的国际经济背景,那就是经济全球化,以及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第二部分主要考查杭州峰会的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也是中国针对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所提出的“药方”,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主题和国际背景展开,我们为什么需要构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习近平主席用“桥”比喻二十国集团,体现出中国怎样的外交理念与世界情怀?(4分)
【答案】习近平用“友谊之桥”“合作之桥”“未来之桥”比喻G20,表达的是中国与世界同命运、共患难、谋共赢的至诚。中国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提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12字精神”,其中突出了“共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体现我们为了更紧密的伙伴关系而来,要秉持共赢理念,不断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凝聚合力。我们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来,要引领世界前进步伐,带动全球发展潮流,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解析】本问主要结合习近平同志“桥”的比喻考查我们的对外政策,桥起到沟通和联接作用,习近平主席特地用“桥”来比喻二十国集团,称其为“友谊之桥”、“合作之桥”和“未来之桥”。这里体现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互利共赢、合作共赢、和平发展。
猜你喜欢
-
- 12-232020年兰州大学629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
- 04-082016考研政治真题分析及2017备考启示
- 04-082017考研政治真题解析:今年出题形式灵活,出题范围广泛
- 04-082018考研英语(一)真题Text4:套路在手,阅读我有
- 03-092015考研英语一真题及答案预告
- 03-08历年考研政治真题多选题回顾九
- 03-092010年武汉大学法学综合考研试题
- 04-082017考研教育学(311)部分真题答案及解析(网络版)
- 03-082017年考研政治答案:毛中特主观题解析
- 03-082017年考研《美术学》真题(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