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答案(新东方文字版2)
一、单项选择题
1.B本题考查适度原则,少加盐味美,多加盐味苦,说明盐应适当,过犹不及。
2.A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自由"是认识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为一定目的服务,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由自"指随心所欲,这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3.D 题考查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v=10万,剩余价值m=120万-100万=20万,因此m’=m/v=20万/10万=200%。
4.D 本题考查金融资本。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5.C 本题考查的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哲学原理是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
6.B 本题比较简单,是对《论十大关系》基本内容的考查,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论十大关系》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政治报告。A是1956年周恩来提出来的,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C是党的八大 1956年9月份提出来的,《论十大关系》的时间是1956年4-5月份。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7.D本题的干扰项比较多,但其实考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A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进入21世纪提出来的,而初级阶段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已经系统阐述了。BC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与题干无关,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在不同社会形态中都可以出现和应用。
8.B 这是一道与时政紧密结合的问题,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比较简单,是直来直去的题目。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B。ACD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9.B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0.C 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并没有涉及政治法律思想和制度层面。
11.A 忻口会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军队的正面会战。
12.C 1946年5月4日通过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3.B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14.A 本题考查****保障的基本内涵。****保障包括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最后防线)。
15.C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7.CD 考查认识过程及整体与部分。认识随着事物的发展以及工具的使用,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人们通过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再经综合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18. ABD 考查时间的一维性。ABD三项与题干诗句含义一致,强调时光易逝。
19.BCD 考查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0.ABD 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1.CD 考查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2. ABC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表明我国:一是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明显;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三是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正在进行当中。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23.AC实施民间投资政策可以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正公开参与市场竞争。B选项是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选项所有不准确,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所以,正确答案是AC。
24. ABCD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采取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具体讲,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
25. ABCD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是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状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这样可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
26. ABC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D选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27.BCD 维新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守旧势力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主观原因是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不触动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28.ABC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建了有利条件。但对孔学的批判是充满理性的,并不是彻底否定。
29.ABCD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提到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0.ABCD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法治体系不仅包含静态的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动态的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更包含党内法规体系。因此法治体系的构建,格外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1.ABD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辩证统一体现在:相互依存、目的与手段、二重性三个方面。
32.ABCD
33.ABD
三、材料分析题
34.(1)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的认识要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主观(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和客观(事物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的矛盾。
认识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发展而来,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来的,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反映了我们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体现了认识过程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前进过程。
(2)"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四个全面"不仅揭示了"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之间的联系,也揭示各自战略目标和举措之间的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四个全面"体现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辩证法思想。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四个全面"思想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看问题的方法。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四个全面"要求人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体现了矛盾分析法。
35.(1)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铁腕治污"对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治理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它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顺应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我国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6.(1)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的革命,即将成为执政党之际,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面对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可能会产生的骄傲自满情绪。中国共产党要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由战争为主题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夺取政权转变为掌握政权、巩固政权。而要完成这个转变,对于共产党来讲,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全新的任务。这就需要学习,学习掌握革命政权的经验,学习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而学习就是考试,就是要考出个好成绩向全国人民交待。
(2)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充分说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根本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当前我们党面临多种问题与考验,"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党面临的"赶考"远没有结束。
37.(1)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家风直接影响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风格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更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中华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中华传统美德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所以所好家风的传承过程,是中华文化优秀基因的传承。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从基础做起,从家庭做起。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良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家风之中,正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良好的家风中得到了延伸和传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细胞。家风自然会向民风辐射,民风自然会向国风延伸。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家风的传承,能够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8.(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的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继承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需要,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与创新。
联合国就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成立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不很太平,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
(2)命运共同体指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个国际社会。
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确立互利共赢的思想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世界格局加快演变,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共担责任、共享权力,建立起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符合人类利益。
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我们只有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树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